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 |
风为阳邪 其性开泄 易袭阳位 |
阳邪:春季主气,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
开泄:腠理疏松,汗出,恶风。 | ||
阳位:易侵犯体表、阳经和上部。 | ||
风性善行而数变 |
善行: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 | |
数变: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 ||
风性主动 |
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 |
风为百病之长 |
风邪常兼它邪而伤人致病。 | |
风邪伤人致病最多。 | ||
寒邪 |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
寒:阴气盛, “阴盛则寒” |
伤阳:温煦气化失责,见寒证。 | ||
寒伤肌表——伤寒:恶寒 寒邪直中于里——中寒:如寒邪直中脾胃见脘腹冷痛 | ||
寒性凝滞 |
凝滞:寒凝血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 |
寒性收引 |
收引:收缩和牵引 | |
寒可使筋脉、血脉、毛窍收缩闭塞 | ||
暑邪 |
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 |
阳邪:夏季主气 火热所化 |
炎热:高热上炎,扰动心神 | ||
暑性升散 易扰心神 易耗气伤津 |
升散:上升发散。暑,入气分,开腠理。 | |
耗气:倦怠乏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 ||
伤津:口渴,尿短赤。 | ||
暑多夹湿 |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潮湿,热蒸湿动。 | |
湿邪 |
湿为阴邪 损伤阳气 |
湿性属水,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 |
湿性重浊 |
重:湿邪为病,症状具有沉重的特点。 | |
浊:湿邪为病,导致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 ||
湿性粘滞 易阻气机 |
症状的黏滞性:排泄物及分泌物多滞涩不畅。 | |
病程的缠绵性:反复发作,病程长,缠绵难愈。 | ||
湿留脏腑经络,阻遏气机 | ||
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
湿邪为病,多侵及人体下半部。 | |
燥邪 |
燥性干涩 易伤津液 |
干:干燥 |
涩:涩滞 | ||
燥易伤肺 |
肺为娇脏,性喜清润,外燥可通过口鼻直接伤肺。 | |
火(热)之邪 |
火热为阳邪 其性炎上 |
阳邪:“阳盛则热”,发为实热性病症。 |
炎:炎热,高热,恶热。 | ||
上:多见上部症状,尤以头面部多见。 | ||
火热易 扰心神 |
心为火脏,心主神明。 | |
火热易 伤津耗气 |
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 | |
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 | ||
火热易 生风动血 |
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 | |
动血:火热邪气入于血脉,迫血妄行和损伤血络。 | ||
火邪易 致疮痈 |
火邪入于血分,结聚于局部,燔灼腐肉,易发为痈肿疮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