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初三、马上面临中考,但数理化3科居然全不及格!父母心里该有多着急?
上周,市民张女士找到,希望能通过专家为女儿“指指路”。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老师、家长要尽快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因为自信有时候比方法更重要!”
张女士说,自己的独生女儿蒙蒙(化名)数学成绩一直差,学习没兴趣。在最近一次月考中,数理化3科全部亮了“红灯”。张女士说,女儿身上“毛病”很多:不爱学习,爱听歌、看电视,晚上睡觉很晚、写作业不自觉,学习缺乏计划,爱打扮……
听了家长介绍,上周来郑讲学的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辅导教育中心主任黄寿根老师,希望家长能说说孩子的“优势”。但这位家长除了说女儿“脑子并不笨”外,其他什么也说不上来。
经现场交流测试,黄老师向家长指出,孩子身上优点能“找到”很多,比如“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和差距在哪儿”“敢于面对困难,心态好”“书写工整、字迹娟秀”“表达问题清晰、主次分明,逻辑思维强”“脑子灵活、反应快”等。这样一找,站在一旁的女儿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妈妈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黄老师说,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优点,但家长因“急功近利”往往人为“放大”其身上的“缺陷”而忽视了优点。“比如说,孩子作息时间没规律、写作业没有计划,原因是这些所谓的‘规律’‘计划’都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咋能就毫无抵触地‘执行’呢?再比如,孩子爱美、爱打扮,有什么错?妈妈不是也很爱打扮吗?这与孩子厌学本身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真正的原因反而正是因为孩子厌学、家长又没有引导好,才导致孩子注意力‘转移’到了‘爱玩儿、爱打扮上’。”
黄老师认为,对于逆反心理普遍存在的中学生来说,一切靠“堵”不是办法。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通过交流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自主学习,而不是制定“清规戒律”让孩子无条件遵守、执行。那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孩子在厌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要改变孩子,有时候先要改变家长自己”。
黄老师说,很多孩子惧怕数学往往是几次失败后没有得到“正确对待”:老师批、家长吵、同学讥笑等,都可能给孩子幼小心灵中埋下“失败”的种子。于是,从失败到畏惧、厌恶,再由畏惧、厌恶走向更大“失败”,结果是孩子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对数学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此时,自信甚至比方法更重要”。
就此采访陈中数理化辅导中心任战洪副校长时,他表示,初中数学虽然难度不大,但涵盖内容很多,加之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普遍重直观解题、轻学法指导,致使很多孩子对数学缺乏兴趣和信心。其实,老师、家长只要能帮孩子找到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利用一段时间对相应知识模块逐一梳理、修补,孩子的数学成绩完全可以赶上来,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也绝非梦想。这就需要引导孩子制定一个‘补课’计划,可通过学校老师,也可通过校外辅导进行。通过20天到1个月补习,只要方法对路,一般都能取得明显效果。孩子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也可以由此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