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家长最关心孩子成绩,远远高出对孩子性格的关注。近日,从市教科院一份由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完成的《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与教育支付能力实证研究》显示,上海居民家庭进行教育投资的热情很高,但物质投入与时间情感投入极不匹配,在请家教和上辅导班方面花费毫不吝啬的家长,每天投入在陪伴孩子的时间上却很少,一年之中与孩子共同参加活动的机会也寥寥无几。
这份最新公布的调查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7)C类课题和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结果显示,本市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主要集中在“请家教”、“上辅导班”、“出国留学”等三个方面。其中46.5%的上海家庭为子女请过家教。对于出国留学,上海家长则显得更加大方,高达42.2%家长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意向。总体而言,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和高中阶段,投资总额较高。
不管是请家教还是上辅导班,上海家长都十分舍得投入,毫不吝啬,但物质投入与时间情感投入极不匹配。有71%家长经常询问孩子的学校生活,26%家长只是偶尔询问。当问及“你对孩子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回答顺序依次是成绩(78.1%)、身体(65.5%)、与老师同学的关系(52.4%)、前途(45.9%)、性格(42.4%)。可见,对孩子成绩的关心程度远高于其他方面。但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活动的机会很少。家长每天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不论是辅导功课、交流谈心,还是看电视和体育锻炼等都很少,大多集中在一小时内。
“孩子就读层级越高,这种情况越突出,不仅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效果,还可能造成亲子交流不畅。”作者之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林荣日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父母忙于工作而抽不出时间;二是父母没有意识到时间情感投入的重要性,把教育投资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投资。他建议,子女教育投入并不只是意味着支付子女的各种教育费用,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给予孩子感情上的温暖和生活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