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中考后部分考生会出现三大心病:
心病一考后抑郁心理根源
很多家长及考生把中考的好坏和家族的名誉、人生的成功、命运的转折、家长的面子都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考生的压力。在这种心态作用下,考生一旦出现成绩不理想,悲观和失望的情绪就会占据心灵。
典型表现:把自己闷在家里,避免会亲访友,减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心病二考后期待性焦虑心理
中考过后,许多考生对考试分数患得患失,时不时推测考试结果,导致考试期待性焦虑。
典型表现:这种期待性焦虑心理有两大阶段,一是在成绩公布以前,这个阶段考生一直担心自己评估的分数与真实分数之间有差别。
另一个阶段是在录取通知书收到之前。考生知道自己的中考分数了,还要接着等待理想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期待性焦虑。
心病三强烈的补偿心理
“中考完了!”“我们可以放松了! ”考前,学生处于长期备考状态,几乎没有时间娱乐。很多学生在考试后从紧张到放松,最终导致无节制的彻底放纵。每年中考后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异性关系升级,甚至导致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还有集体酒后发泄造成的社会影响。
典型表现:考后学生就会拿出大量的时间上网、逛街、集会等等。这里要提醒的是:放松不等于放纵。中考后压力释放导致的强烈补偿心理,可能造成新的问题,比如异性交往过于频繁、上网,甚至出入一些不良场合造成人身伤害。
专家开方:家长要带头接受现实
家长首先自己要心态平和,正确面对中考,不能把中考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也不能拿中考成绩的高低评价孩子9年的学习生活,更不能把高考成绩的好坏与他的人生价值、意义联系在一起。家长要敞开怀抱接纳孩子,不管孩子中考成绩怎样,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关爱他。同时也要开导孩子正确对待中考,缓解中考压力,也可以因此减轻强迫心理。其次,家长要带头拿出勇气接受现实,中考只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次,是生命的一个短暂的瞬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