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想起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说的话题,心里沉甸甸的。她是省第七人民医院的,她说她们医院里住着一个浙大的博士后,说是在深圳工作压力太大了,造成精神分裂的。现在想来,依然很心痛很心痛!
培养一个博士后,且不说父母和国家的投入有多大,作为父母,想也是倾注了很多心血的,尤其是在孩子很听话,努力学习时,考上博士,攻读博士后后,父母的心情将是如何的自豪和幸福,可是,现在,孩子竟然因为工作的压力,而神经分裂,住进精神病医院,我真的很难想象,作为父母该如何面对?写道这里,眼泪都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我也是父母呀,这是何等的痛楚!
面对这样的悲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简单地一句“教育制度问题”,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应试教育在现在的中国,或许是既不能避免,也是唯一科学的。毕竟,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有限,何况,人文素质和制度远没有达到“道德”,甚至是有“良心”的底线,如果取消了成绩这个相对硬的指标,升学制度,更不知道会是一个怎样的“乌烟瘴气”!
可是,难道应试教育就一定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吗?我想,答案是一定是不一定。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父母的从小教育造成的。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差不多都是几位老人和父母一起参与宠爱,造成孩子的生长环境过于顺利,有些,是一丁点的委屈都没有受过,遇到任何委屈,或者困难,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出面搞定,甚至是摔跤、走路碰到凳子、吃饭摔碎了碗都是路、凳子和碗的不对,在孩子的信念里,只要我听话,好好学习,一切都是别人搞定,和我无关。可是,家里可以做到如此,现实的生活呢?
毫无疑问,现实的生活是公平的,竞争的环境甚至是残酷的!这就好比,金鱼缸的金鱼突然流入大海,如何能够适应惊涛骇浪!可是,孩子又必须要流入大海的呀!于是乎,就有了前不久清华学子的自杀,浙大博士后的精神病!这是何等的惨剧!
身为父母,身为教育者,醒醒吧!
我们究竟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呢?
毫无疑问,学习成绩好也是一个指标,可是成绩好,就一定会成功?会幸福?我想,未必吧。可是,我们内心不是很想我们的孩子过的好,过的幸福吗?那么究竟如何可以做到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爱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孩子就会有被尊重的感觉,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就会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哪怕是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动力。当然,爱迪生没有异想天开,我们就不会有电灯泡了。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任何理想。要知道,这是孩子的梦想和学习的动力,任何孩子的成功,都是他的兴趣驱动的。孩子的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支持他们做的尝试,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是未来成就的核心资源,需要培养孩子沟通交流能力、自我情绪觉察和管理能力。要的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尝试。
第四,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挫败教育。这里说的“一定”,就是一个度,逐步过渡,让孩子不断面对挫败而不逃避,逐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正像上面说的浙大博士后的案例,他觉得压力过大,造成了精神分裂,但经过挫败教育的孩子,有理想的孩子,或许会觉得很充实,很有挑战。这完全取决于内在的自信与否,以及对问题和人生的正面还是负面的看法为出发点。从小接受挫败教育,哪怕不喜欢、不舒服,也要孩子去面对,去解决,让孩子不断体验小小的失败,从失败中站起来,正视和现实的差距。如果一味地溺爱,所谓的“不伤害”孩子,其实真的是害了孩子。不要做“自私”的父母了!
第五,才是进行严谨的基础知识教育、文化教育等等。当然,语文教育在我看来,是最为主要的。能以口头及书面形式,清晰、系统的讲解和叙述概念、思想、感受、事实,及表达意见,并能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用合适的网方式相互交流,这是作为幸福、成功人士必备的技能。
为了孩子,我们每个星期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学习,你愿意吗?
为了孩子,我们每个月抽出3天,来探讨孩子的教育,你能安排吗?
为了孩子,我们每年给自己预算一万的学费,你愿意投资吗?
不要说一切为了孩子,不要说自己忙,你心里很清楚,这只是逃避,只是借口,有多少时候,你真的爱过孩子?你真的关心过孩子的感受?
不要等遇到了问题再解决,就如同我们的身体,不要非等到生病了,住院了,才有时间,才大把大把的花钱,很多时候,时间和金钱都已经换不来我们的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