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家长 > 正文
单纯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得一部分家庭父子反目,父女皱眉,母子绝交,母女顶嘴。具体原因很复杂,但不一条是共性的,就是处处、时时、事事把父爱母爱同孩子的学业紧紧地挂起钩来,挂得孩子们产生很重的逆反心理。比较典型的有:

   爸爸妈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给你买这么好的衣服,你想吃啥就给你买啥,你再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呀?

   先给你买辆自行车,你如果能考上重点高中,给你买辆电瓶车。

   今天星期五,你今天要是能按时完成作业,保证没有错题,明天带你到黄河边儿去踏青。

   后天去你姥姥家,你姥姥家有好多好多新玩具。这两天要是不好好学习,后天就不带你去。

   你这次考试分数这么低,还想报名去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爸爸妈妈都急死了,你倒一点都不急……

这种做法,也就是有条件地答应孩子提出的任何合理要求,而且这唯一的、永恒的条件就是学习、作业、分数,甚至用这个唯一的条件去拒绝、制止、取消、干涉、中断、处罚孩子的正当需求的有益活动,是极端有害的。

  家长爱孩子不需要理由。你爱你的孩子,只因为他是你的儿子或她是你的女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所以我们爱孩子,就必须无条件。我们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孩子,把孩子当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你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亲子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董进宇博士曾把这种“有条件的爱”说成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陷井。他说,有条件的爱,是说我们家长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我们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在人间,爱的可贵性在于它的无条件性。无论在成人的世界还是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都是爱的“伪造品”。

  包括把爱作为孩子学习行为的一种奖品,也是不可取的。

  当我刚刚写完贴完这篇小文儿的时候,有位叫做凌云秋鹤的朋友发表了一篇精当的评论,使我产生这样的感觉:我的文章很一般化,而她(他)的读后感倒是很优秀!于是忍不住想把她(他)的评论添加到这里.无法征得她(他)的同意,特致歉!她(他)的评论如下:王先生对社会观察很是精细,见解深刻精辟!王先生的文章是我想起“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说的话。她说的大概意思是: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称其为:“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这行为很多发生在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你,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需要对我如何如何;我自从生了你以后,工作也不要了,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应该好好地念书……还有,王先生在文中提到的:爸爸妈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给你买这么好的衣服,你想吃啥就给你买啥,你再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呀?所有的这些,称为“非爱行为”,其实也是王先生所说的“有条件的爱”。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无论是“有条件的爱”也好,还是“非爱行为”也好,都是如同王先生所言,是对孩子“人格的贬损”,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作为家长应该从王先生的文章中有所感悟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