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家长 > 正文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个别青少年因一些心理小问题而弑母或自杀的现象,一些孩子和家长也向倾诉了自己的烦心事。

   父亲太“凶”,不敢亲近;母亲太“烦”,很想挣脱……如何更好地与父母相处,令孩子烦恼;过度严厉,孩子排斥;过度关爱,孩子也排斥……如何拿捏其中的“度”,让家长困惑。

   采写了一些孩子与家长间矛盾较典型的事例,并请南宁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及时点评。希望这些例子,能给怀有相同困惑的孩子和家长们一些启示。

   讲述一:

   严父手下出“逆子”?

   家住桂林市兴安县的小中(化名)是家里的独苗,父母都是医生,经济宽裕,他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从小衣食无忧。尽管都疼爱儿子,小中父母采取的方式却截然不同:父亲认为“严是爱,宽是害”,平时对儿子相当严厉;母亲却对儿子十分溺爱。由于小中的父亲工作较忙,父子俩平时少有交流,即使偶有谈话,大多是小中洗耳恭听父亲的训斥。小中的母亲对他几乎有求必应,但是被父亲知道后,小中总少不了又挨一顿狠批。

   在父母的关照下,小中初中时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住校后的小中一下子觉得“自由”了,开始溜出校外上网,还跟一些“哥们”学会了抽烟。去年有一天,念初三的小中把自己的手机弄丢了,生气的父亲把他狠狠骂了一顿。小中一气之下,往兜里塞了些零钱,就踏上了开往南宁的火车。

   小中这一走便杳无音讯,严厉的父亲这时也着急起来。夫妻俩赶到南宁,发动南宁的亲戚们四处寻找了几天,才在街头发现了儿子的身影。当时小中已经饿了很久,身上脏兮兮的,见到父母亲友,只是一个劲地叫饿。

   回到家后,父亲暗自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颇为后悔。而经历了一番落难的小中也老实多了,终于肯坐在教室里,拿起许久没碰的课本。

   心理咨询师苏畅点评:

   许多父亲在谈起自己的孩子时,总会说这么一句话:“孩子怕我,跟他(她)妈妈比较亲。”但这些父亲可能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相当威严的父亲形象,很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心理恐惧,影响了父子(父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小中的变化大致发生在10~12岁时。根据心理学分析,孩子在10岁前后会经历一个“心理分水岭”:对于威严的父亲,10岁以下的孩子只会感到恐惧害怕;10岁后进入青春期前夕,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了变化,开始学会反抗;到了十五六岁,就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因此,作为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10岁这个年龄段,并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过去的“权威型父母”转换成“朋友型父母”。

   我们并不反对父亲的权威性,但“权威”的含义不是对孩子进行单一、粗暴的教育和责罚,而是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执行命令。例如父亲规定孩子晚上10时之前必须回家,如果孩子回家晚了,父亲应该询问原因。如果只是盲目训斥,很可能导致孩子说谎或叛逆。也就是说,家长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尊重事实。

   讲述二:

   妈妈的爱令我窒息

   “我妈和我的关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小婷(化名)说。

   小婷6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没有再嫁,除了工作,生活的重心几乎放在了女儿身上。

   妈妈对小婷十分疼爱,努力给女儿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条件。然而小婷却对妈妈产生了反感:妈妈无论大小事情都要管,从小到大,小婷交什么朋友、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妈妈都有规定。小婷开始和妈妈对着干,大事小事都要跟妈妈顶几句嘴,甚至用脏话对骂,妈妈急了就打她。后来小婷学会了离家出走,在朋友亲戚家住上几天才回来。小婷说:“妈妈总认为我是坏孩子,可我想我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两年前,小婷从吉林来到南宁读大学。“从那时开始,我妈更神经质了。”小婷显得很无奈。有时候妈妈打不通小婷的电话,就会把小婷同学的电话全打过一遍,然后抱怨小婷不接电话,小婷怎样解释也无济于事。今年暑假,小婷打算留在南宁实习,妈妈却一口否决,理由是不想小婷吃苦,母女俩因此吵了起来。最后在老师的调解下,妈妈勉强同意,但是请了一个月的假,从吉林赶到南宁,理由是方便照顾小婷。小婷为此又和妈妈大吵了几场,妈妈一生气又说了不少偏激的话,这令小婷觉得快要精神崩溃了。

    心理咨询师苏畅点评:

   母爱是伟大的,但以上例子中的母爱却令人窒息。

   这种母爱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压力。南宁市26中一名学生的经历也与小婷相似,母亲离婚后除了上班,把所有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令他备感压力,觉得“一生也还不了欠母亲的债”,甚至想到了自杀。许多婚姻破裂的母亲,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降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质,把剩余的精力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爱”却令孩子不能理解和接受。实际上,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大爱”,而不是令人窒息的母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像“哈佛女孩”刘亦婷从不讳言自己生在了单亲家庭,她表示自己很幸运,在一个充满开明和关爱的家庭环境中健康长大;乐坛偶像周杰伦表示即使父母离婚了,自己仍与母亲像朋友一样交流,甚至认为自己比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幸福。

   在这里我们想告诉单亲父母特别是单亲妈妈:孩子终究要长大,离开你的身边,单亲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爱惜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二,给孩子健康的爱;第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不仅自己要疼爱孩子,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父母,互相沟通。

   讲述三:

   父母盯梢让我越走越远

   在母亲李华(化名)眼中,女儿王慧(化名)曾是个很乖巧的孩子,让她想不通的是,为何女儿上初三后,就渐渐“学坏”了。

   李华口述:初三那年,我女儿开始偶尔出去玩。最初,我们对她还比较放心。直到有一天,有位家长告诉我,看到她与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那群人不仅不读书,整天上卡拉OK厅,还吃摇头丸。

   女儿从小就长得漂亮,是学校文艺队成员。文艺队有几个女孩,念完初三以后,就不再读书。她就是通过那些女孩,跟社会上的人玩在了一起。我跟她爸狠狠地批评了她,要她跟那群人断绝来往。

   可女儿非但不听,出去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多,回来得越来越晚,有时甚至不回家。我们跟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僵。每次她出去玩,我们就会一家家卡拉OK厅找她。中考后的一天,她爸在找了多家卡拉OK厅后,把她揪了出来,不仅把她打得鼻子出血,还将她带到派出所。从那以后,女儿离我们就越来越远。

   为了让女儿远离那些朋友,我们辞去工作去了四川。在四川呆了几个星期,工作难找,我们将女儿送到外地一所寄宿制学校后,又回到老家。

   如今女儿在新学校已经读了几个月,学习成绩中等,班主任认为孩子一切正常。但国庆放假,女儿只回家拿了一次衣服,就再也没有进过家门,几天都与朋友混在一起。我们担心女儿会学坏,却又不知道该怎么与女儿沟通。

   王慧口述:我的母亲是名医生,父亲是老师,他们都很忙,所以从二三岁开始我就常常一个人在家。

   我知道父母不喜欢我跟校外的朋友在一起,但他们的态度令我反感。那段时间,他们天天给我打电话,一天要发10~20条短信追查我的下落。其实那群人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坏,他们很豪爽,会给我买些小东西,请我吃饭,还帮我交电话费。初三时,我喜欢上一个男孩,但对方对我没感觉。我心情低落,爸妈不会理解我,但那些朋友会理解我,安慰我。

   最让我伤心的是,父亲那次竟然在众人面前打我。这是父亲第一次打我,这让我很没面子。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但他们的方式让我接受不了。国庆节我回了老家,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亲,所以只好到同学家住。我知道以前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对,所以我已经尽量跟那些人保持距离。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是一所重点大学。到这边读书后,我改了名字,我想把过去的统统忘掉,但我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跟父母相处。

   心理咨询师李英庆点评:

   父母经常会纳闷,小时侯孩子那么听话,为什么长大就叛逆了。其实家长看到的好只是表象,有些问题早就存在,积压到一定时候爆发出来。教育孩子是长期的,不能等出了问题才来“救火”。

   对这对父母,我建议首先不要急于求成,短时间要想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其次,家长要关注孩子青春期的成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再次,要学会相信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采用赤裸裸的盯梢方式是不可取的。最后,父亲在众人面前打人,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家长要拿出诚意,向孩子道歉,争取得到孩子的理解。

   对孩子来说,从她改名字可以看出,她已经在尝试改变。孩子现在要做的是学会珍惜时间,朝自己的目标努力。虽然父母使用的方式有些不对,但他们爱孩子的心是诚恳的,孩子要学会理解父母。其次,孩子应该在新的环境,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结交新的朋友。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