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的事,占其行为的20%;而按照我们的行为做的事,要占到其行为的80%。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能太随便地做人和做事。另一方面,教育的启蒙也是人生的启蒙。先反观我们自身,然后,去思考教育需要加强些什么、避免些什么,教育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父母对孩子做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似乎没有人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有影响,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怎么的影响?这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几年前,美国教育部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早期儿童纵向发展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ECLS”。这是在这个领域中一个先驱性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全美各个州,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从幼稚园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中抽样选出两万名学生为研究究对象。除了学习成绩外,ECLS 还收集了大量相关的统计数据,如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子女数量等。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许多面谈,实地观察,以此了解许多生活细节,如,父母是否给孩子读书;是否打屁股;是否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频率;看电视的时间和次数等等。ECLS 收集了这些数据以后,对此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用来找出变量和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下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变量)可能相关的因素(衡量):
父母的教育程度
1.学生的家庭和睦;2.父母的社会地位 ;3.学生所出的社区环境 ;4.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母亲的年龄(30岁还是 30岁) ;5.母亲在学生出生到上幼稚园这个阶段是否为全职妈妈 ;6.学生的出生体重 ;7.学生参加儿童发展计划(*美国在90年代实行的帮助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发展项目) ;8.父母在家说英文(*考虑到美国相当大的移民家庭是非英文语种) ;9.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10.孩子是领养的 ;11.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12.父母经常参加家长会 ;13.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和频率长 ;14.学生家里有许多藏书 ;15.父母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如果仔细考察这些影响因素,就不难发现,以上无非是两类因素:一类是父母是什么;一类是父母做什么。研究的结果大大出乎教育界,尤其是政策制定者的预料。结果显示,父母是什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统计学上的相关的联系,而父母做什么则无相关联系。
这个结果好像令不少为人父母的人泄气,因为,无论您是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给他们读书,或者孩子看电视的多少,母亲是否为全职妈妈,家庭是否和睦,是否参加发展计划,或社区环境……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父母是什么,比如,父母的教育程度,出生体重,社会地位,出生是母亲的年龄,家庭里的语言,和孩子是否是领养等则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
仔细分析以上的因素,会给我们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1. 有影响:父母的教育程度 vs 无影响:家庭和睦
父母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这并不令人奇怪。智商高的父母,其子女智商也往往较高。这是遗传的影响。而家庭结构和状况则不见得有什么影响,虽然人们往往想法相异。
2. 有影响: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 vs 无影响:学生居住的社区环境
来自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的学生成绩通常也会比较好。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父母是成功人士,他们的子女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也较多。相反,社区环境的影响倒不大。
3. 有影响:母亲是在30岁或30岁以后时生下第一个孩子 vs 无影响:母亲从孩子出生到上幼稚园这段时间当全职妈妈。
对于一个30岁或30岁以后才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来说,她往往因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且,比那些未成年的母亲有更加充分的做母亲的准备。(值得主要的是,ECLS 的数据表明,对那些未成年时生下第一个孩子,而等待30岁以后,生下第二个孩子的母亲来说,她们的第二个孩子未必比第一个孩子更成功),而全职妈妈似乎没什么优势 (这个结果也令我大为失望)。
4. 有影响:学生出生是的体重 vs 无影响:学生参加发展计划
早产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也可能因为父母产期前的健康习惯,比如吸烟喝酒等。
至于儿童发展计划,虽然意图极好,却没有实际的效果。也许是因为当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强度大的母亲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发展计划的项目活动时,所教育她孩子的,可能也是一位教育程度不高,工作强度大的母亲(还有一大群同样背景的孩子们)。
5.有影响:学生家里说英文 vs 无影响:父母带孩子去博物馆
如果父母语言能力不强,即使带孩子去博物馆,也效果甚微。
6. 有影响:学生是领养的 vs 无影响: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研究表明,亲身父母的智商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大有养父母。而一个孩子一出生就送人领养的话,他的母亲的智商也不会太高。另一个解释的就是,如果母亲知道要将孩子送人领养,在怀孕过程中也不会很好的照顾胎儿。而被打屁股对孩子的影响反而不大,这也和“传统智慧”--“管教你的孩子,使他不至于去地狱”相吻合。
7. 有影响:父母经常参加家长会 vs 无影响:学生经常看电视
经常参加家长会的父母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参加的本身并不重要,父母的关心孩子的教育才有效。看电视的时间则没有影响。研究表明,看电视并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8. 有影响:孩子家里有许多藏书 vs 无影响: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书的数量的多少并非是决定因素,但二者的相关影响是间接的。这并非说,家里藏书多的孩子,就一定成绩好,而只能说有关联。
一种解释就是,有许多书的家庭往往是父母对教育重视的家庭。他们本身的学习习惯和勤奋传递给孩子。也正是因为他们关心教育,他们的藏书也多。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现代父母过分依赖“技巧”方面的教育,往往没有功效。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父母都等孩子出生后才致力于“how to”,那是已为时过晚。如果父母本身聪明,勤奋,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收入和一定社会地位时,他们的孩子有的机会也成为成功。但父母对孩子做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父母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