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四五个星期,尤其“一模”后,慎防出现“放羊”现象,要坚持“综合演练+专项巩固”,建议考生每周至少做一份质量比较高的套题,每天练习1-2篇阅读,听力保证每周听2-3次,作文争取每周写一篇。保持一定量的练习,从而寻找并保持考试的最佳状态。
1.依“纲”靠“本” 回归基础
“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会考指导书》,一本指导我们考出更好成绩的书。“本”就是广州版2A-6A的教材。建议每位考生看透《会考指导书》,熟读课文。自两试合一以来,中考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约占70%,所以到了这一阶段,考生要调整心态,把复习的难度、强度降下来,夯实基础,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基础知识(占分值最多)上,而不是难题、怪题上。
如:在复习语言知识与运用这一部分,考生就可把2003-2007年的相应的题目分为名词、冠词、介词、代词等14个专题,认真做一遍,并好好揣摩和分析考点。以被动语态为例,做完之后会发现最近几年多考现在完成时、将来时、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用法等。
2.找准方向 有的放矢
在冲刺阶段,时间非常宝贵,容不得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位考生必须对自己强项弱项了然于心,有重点地进行下一阶段的突破。那么怎样才能对自己有较清晰的了解呢?建议考生把最近月考,各区的一模、二模成绩,列表格对分数进行单项分解,填上单项分,再把自己的单项分与班级平均分或成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做比较,那么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很多同学不知不觉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语法上,但这一部分在考试中其实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近几年的考试偏重在语境和篇章中考查,所以建议把时间多花在阅读、完型填空和作文等方面。
3.善于归纳和总结
一方面,我们要总结分析各题型的考查方向,答题技巧。
以完型填空为例,文章一般都是200个单词左右的故事,主要考查对短文的整体理解、上下文衔接等。以2007年考题为例,10道题中有4题考名词,3题考动词及动词词组,2题考形容词和副词,1题考连词。明白了这些规律,我们平时的训练就可以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分析各题型的解题技巧。
如在做听取信息题时,考生要记住三个原则:(听取信息三原则)
(1)顺序原则。出于难度因素考虑,中考听力填词通常是按顺序出题的,即考生只需按考题的顺序,一一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答题即可,但有时为了增加难度,也会把其中一两道题的顺序打乱。
(2)格式统一原则。考生在开始听力前,应分析表格前后或上下相关信息的格式,进行猜题。如由“and”连接的前后格式一定相同,那要考虑是否需要大小写以及词性等;如名词是否要加上相应的冠词;动词是否统一用不定式形式,或动名词有没有第三人称单数;填国家需要名词还是形容词;数字是否需要¥、$或yuan、dollar等单位。
(3)语法精确原则。提醒考生不要犯语法上的小错误,如名词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中加“S”和用过去式等。
以完成句子为例,做题的步骤一般是:(完成句子五步骤)
第一步,读汉语句子,了解句意。
第二步,对照中文和已给出的英文,找出要求翻译的英语部分。
第三步,观察一下要求翻译的汉语,联想相关词汇和句型,再考虑语态、时态、词形变化、主语与谓语数的一致性等问题。
第四步,试填空格。但不要一看空格就填,例如有的同学一看“对……感兴趣”就马上填be interested in,实际上根据情况还可填take an interest in,这就要看具体的空格数决定。若对第一个空格要填的词没有把握时,可从后面的空格填起,这样即使前面的空格填不上,也不至于全部丢分。
第五步,将已填好的句子再读一遍,从时态、语态、词形、数的一致性等方面检查。
另外,做题时还要注意有伸缩性的词汇。因为完成句子的空格是一定的,多填或少填都是不对的,即使意义相符也不合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词汇的缩写形式写在一格内,如:isn‘t,let’s,won‘t等。也可根据格数将缩略式扩展,如可将didn‘t分解为did not,将no分解成not any,he’d better分为he had bet-ter等。总之填空一定要灵活。如翻译“他想知道什么动身去上海。 He wonders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根据情况可填“when to leave for”,但如有5个空格,就要考虑从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