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6号,沈阳市沈河区2400名荣芝中学和七中学生在七中操场上第一次以同校身份共同参加了升旗仪式。从这一天开始,荣芝中学正式并入七中,变成七中的东校区。荣芝中学这个备受沈河区学生家长追捧的校中校,真正回到了它的母体学校,也代表着沈阳民办公助校正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荣芝中学的这一变动,学生家长王志学感到非常高兴:“可以这么说,我小孩马上就要上这个学校,在这之前,对这个学校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这是沈阳市非常有名的学校,每个家长都特别希望让孩子来这个学校学习。”
:“在以前,要上这个学校要交多少钱?”
王志学:“假如找人的话,可能得两万块钱,否则估计三四万。这是别的家长这么做我了解的。今年没有这么操作,直接划片就过来了,所以咱们非常高兴。”
对另一位学生家长孙国莉来说,荣芝中学这所校中校一转成公办学校,他能节省近三万块钱择校费:“它这个学校以前有个校中校,是专门收钱,进去要9000,我们当地人管他叫9000班。今年省教委政策改革了,所以我们不在这片的学生就划进来了。”
据了解,今年沈阳市有35所民办公助学校全部恢复公办性质,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与此同时,沈阳还将把城区254所中小学近两千名教师的师资重新进行配置,力图通过3年至6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据了解,沈阳市这种治理整顿校中校的做法,深得民心。这种做法有这样一种启示:校中校是十多年来都没有治理好的一种顽疾,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某些管理部门默许和支持。要彻底治理校中校,第一步就是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摆正位置。
哈尔滨市一位已经退休的董校长说,“校中校”表面上看红红火火,实际上暗存危机,如果有关部门不及早采取措施,势必积重难返:“现在所有校中校的收入基本是寅吃卯粮,三年收费一年花,终究有一天也运转不下去,到那时候,就变成个社会问题了,这事必须得有清醒的认识,是发展十年了,应当引起关注了。”
董校长还说,沈阳把民办公助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是因为当地财政能拿出上亿元进行扶持,但好多地方财政做不到这一点:“如果不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仅哈尔滨,黑龙江都做不到,辽宁做不到,吉林也做不到。不可能做到,它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财政能力有限,才产生的这种学校,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撑力度。”
政府财政支持是约束学校乱收费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阶段,义务教育的核心是投入问题,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共财政拨款来体现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教授说,政府只要把钱拨够一定数量,就可以约束学校不能乱收费,如果政府不给钱,那么,学校必定要想方设法违规收费。
“义务教育法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义务教育应当是由政府负起全部责任。当然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有能力来管义务教育,他财政状况好,但是也有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来管地方教育,财政连发工资都不够,怎么有钱来办义务教育呢?过去很多地方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义务教育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河北省保定市,老张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的校长,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老张说,当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太不容易了,只有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保住有限的生源,才能艰难维持学校的生存,但是仅靠地方财政拨的那点钱,实在是太困难了!
张:跟人家没法比,一看这破操场,我们也没有图书馆,都不行不管硬件、软件都不行,好学生都外流。太困难了,肯定得走,一看这破操场,好的生源都流失了,我们在保定市排位靠后。
:既然你们排位靠后,市里有没有从资金上、师资、硬件上扶持?
张:没有。
张校长告诉,由于地方财政投入有限,作为农村普通中学,与城里的名牌学校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这几年,城里公办的名牌学校纷纷办起“校中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不受地域限制,对他们学校的冲击更大了,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教育财政制度是“教育投入与地方财力挂钩”,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学校间的差距自然加大。1998年,小学生人均经费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河南相差近10倍,2005年,这个差距扩大到50倍。
对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了治本之策,那就是中央财政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制定相对统一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办学条件标准与教师工资标准,使学校从筹资压力下解放出来。同时,加强对学校的收支情况、办学效益评估监督,控制学校借口经费不足而使各种收费合理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新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中央一级政府,省一级政府和县一级政府,三级政府如何来分担义务教育的经费,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样对一部分比较贫困的,能力比较差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进行资助。”
在各地采访时发现,“校中校”之所以能“圈钱”,并存在十多年,原因在于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在于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心情。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中校”问题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中校”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劳凯声:“要解决校中校问题,根本性的举措就是必须要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平衡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好的学校拉下来,拉到和差学校一样差,另一种是把差学校提上去,提到和好学校一样好,前一种不可取,老百姓肯定不答应,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要对比较差的学校进行改造,对他们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等进行改造。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本都差不多了,那么校中校问题,择校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学生家长选择“校中校”,主要是选择“校中校”所依托的名校优秀的师资力量,而这种稀缺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常常是由投入向名校倾斜形成的,而享有这种资源的条件不应该是能付得起高学费,所以,采取有效办法使学校间的师资力量相对均衡非常重要。
对此陕西省一位教育问题专家庞士让表示:“第一是保证优校的具体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要把有些学校的好老师下放去调动去弱校,要通过支教的方式解决。现在要做的是,要稳定弱校的优秀师资,这是最主要的事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劳凯声认为:“义务教育在全世界都被规定为由政府来实施的一种教育,因为义务教育是涉及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和老百姓,涉及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全世界实施义务教育都是由政府来推进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自发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来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在中国,从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来看,教育要普及,也必须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在全国“择校风”愈演愈烈之际,,如果说要找到一个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择校的城市, 很多人会提到安徽铜陵。
从1996年起,铜陵开始实行校长、师资在各学校之间轮换,并推动优势教育资源向弱势学校倾斜。据统计,十多年来 ,铜陵扩大弱势学校校园面积1150亩;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等4万多平方米,用于薄弱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多达1.5亿元。此外,铜陵还将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也平均下放到各个初中,这意味着每所初中每年都有固定比例的毕业生进入优质高中,基本消除了家长的择校心理。
十多年来,铜陵奇迹震动我国教育界,在铜陵人眼中,这里是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这里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但是在消除择校现象的过程中,必须看到,教育资源绝对的平均配置,不符合客观规律。办学条件,教师资源的均衡,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提升中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学生家长的择校问题的同时,也使所有适龄的孩子不断享有优质的教育。
但应该看到,“校中校”问题是一个长期形成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给解决这个难题带来了新的动力,解决“校中校”,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维护我们的义务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到教育公平的阳光。
·2021年中考生中考指南:必备物品清单 请查收! (2021-6-15 10:04:56)
·2021中考“锦囊”请收好:作答规范很重要 (2021-6-15 9:52:52)
·2021中考前这些事儿可千万别做 (2021-6-11 20:27:44)
·2021年中考失利咋办? (2021-5-25 16:37:03)
·2021年中考迎来大调整 这三点家长不要忽略 (2021-4-28 11:09:02)
2022年海南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经济师考试培训 试听
·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试听 ·报关员考试培训 试听
·银行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会计证考试培训 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培训 试听 ·华图公务员培训 试听
·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公务员培训 网校 试听
·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 试听 ·结构师考试培训 试听
·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 试听 ·造价师考试培训 试听
·质量资格考试培训 试听 ·咨询师考试培训 试听
·卫生职称考试培训 试听 ·监理师考试培训 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