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语文 > 2021中考语文作文 > 正文

2011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分类解析(附模拟演练)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1-5-3 10:58:3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1中考作文四大题型分类解析”供广大考生备考使用。
第 1 页:专题一 全命题作文
第 2 页:专题二 半命题作文
第 3 页:专题三 材料作文
第 4 页:专题四 话题作文

  专题四 话题作文

  题型阐释

  话题作文即以某一话题为写作范围,要求围绕该话题展开联想,构思成文的一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贴近考生现实生活,富含人文气息,能够最大化地唤起考生的生活体验。话题作文鼓励考生灵活取材、创新形式、发散思维,给考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其更为自由地写作。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话题作文曾经风行一时。虽然近年来逐渐式微,但其作为中考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仍然受到一些考区命题者的青睐,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不可忽略。

  题型呈现

  1.单纯型话题作文

  这类话题作文只给出一个话题,没有任何提示语或材料的限制,内容非常宽泛,审题难度较大,常使同学们产生“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对这类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将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合适的词语对其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从而使得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样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同时能有效避免陷入“内容空洞”的误区。此外,我们也可以将话题从正面向反面思考或从反面向正面思考,来捕捉可以构思立意的角度。

  如2010年四川南充市中考作文题之一: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等待”与“行动”“出发”相对,可以从“消极地等待”到“积极地行动”,或“为了更精彩的出发”而“暂时地蓄势等待”,如此从正到反或从反到正地思考,力求使文章立意深刻。确立中心后,再化大为小地选取生活中的经历感受,精心地谋篇布局,这样作文还是比较容易出彩的。

  2.材料型话题作文

  这类话题作文,或提供一段富有诗意的个性化提示语,以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或给出一段文字,对意义含蓄的话题进行解释和界定,以降低考生的审题难度。我们在写作这类话题作文时要仔细阅读文题所给材料,可从材料中选择某一个角度来立意;也可以全面理解材料,综合概括内容,整体阐释话题,继而立意选材。

  如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作文题:十五六岁的你,刚刚走过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明白亲情的可贵;因为走过,也许你会懂得友谊的难得;因为走过,也许你会知道成功的不易;因为走过,也许你会……请以“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材料中,走过青春、走过亲情、走过友谊、走过成功,“青春、亲情、友谊、成功”等组成了考生成长中的现实人生,而“走过”是体验、实践和经历,“明白”“懂得”“知道”则暗示着考生须写出自己心智的成熟或心灵磨砺提升的过程。阅历是人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本身既是体验乐趣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与领悟人生真谛的过程。由此可概括出一个中心内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有意义,把心贴近生活,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触手可及的温暖与感动。这道作文题启迪考生怀着平常心接受平凡日子带给自己的人生礼物,其意旨非常深刻。有了这样的立意,接下来的选材布局自然水到渠成。

  模拟演练

  1.单纯型话题作文

  试从“欣赏”“角色”“节日”“拒绝”“担当”中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可自由选择文体,不少于600字。

  2.材料型话题作文

  (1)一幅写意水墨画,观赏者总能从留出些许空白的构图中品出空灵与飘逸,这部分没有色彩、线条的留白,留给观画的人无限想象的空间。人生如画,在忙碌与喧嚣之余,也需要闲适与独处的休整。请以“留白”为话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黄昏时分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牛羊回圈,鸟儿归巢,炊烟袅袅,饭菜飘香……你和伙伴可能也正在回家的路上,落日的余晖把你们的影子拖出好长好长……

  请以“黄昏”为话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推荐:

  2011中考作文素材:报刊精选美文124篇

  赢在中考:2011年中考作文决胜策略十招

  2011中考语文作文备考:优秀作文赏析专题

  2011年中考语文作文结尾闪光的十二种方法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