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数学 > 正文

(一)分类讨论问题
【简要分析】
分类讨论问题就是将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情形,然后再逐类进行研究和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对于因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解答无法或者结论不能给予统一表述的数学问题,我们们往往将问题划分为若干类或若干个局部问题来解决.分类思想方法实质上是按照数学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的思想方法,其作用是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要注意,在分类时,必须按同一标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
【典型考题例析】
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 、 的长满足 ,则第三边长为       .   
例2:⊙O的半径为5㎝,弦AB∥∥CD,AB=6㎝,CD=8㎝,则AB和CD的距离是(   )
   (A)7㎝   (B)8㎝ (C)7㎝或1㎝ (D)1㎝
例3:如图2-4-2,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CD、AD上滑动.当DM=   时,△ABE与以D、M、N为项点的三角形相似.
例4:如图2-4-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0,BC=16,DC=12,AD=21,动点P从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经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
(1) 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 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项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题思路是:对具有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在熟悉几何问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正确应用分类思想方法,恰当地选择分类标准,是准确全面求解的根本保证.
【提高训练12】
   1.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BC=8㎝.若△ABC≌△A′B′C′,则△A′B′C′中一定有一定有条边等于(   )
A.7㎝   B.2㎝或7㎝   C.5㎝   D.2㎝或7㎝
2.已知⊙O的半径为2,点P是⊙O外一点,OP的长为3,那么以P这圆心,且与⊙O相切的圆的半径一定是(   )
A.1或5   B.1     C.5   D.1或则
3.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以过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 的值是(   )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4.已知点P是半径为2的⊙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切点为A,且PA=2,在⊙O内作了长为 的弦AB,连续PB,则PB的长为       
5.在直角坐标系 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A,与 轴交于点B.(1)苈以原点O这圆心的圆与直线AB切于点C,求切点C的坐标.(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提高训练12参考答案】
1.D  2.A  3.A  4.  5(1)   (2)满足条件的点P存在,它的坐标是
(二)信息题
【简要分析】
信息题就是根据文字、图表、图形、图象等给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处理等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题.
解答信息题时,首先要仔细观阅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从中捕捉有关信息(如数据间的关系与规律图象的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等),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联系相关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信息的转换,使问题顺利获解.
【典型考题例析】
例1:长沙市某公司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票价 10元/人 8元/人 5元/人
某校初三年级甲、乙两个班共100多人去该公园举行毕业联欢活动,其中甲班有50多人,乙班不足50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购买门票,两个班一共应付920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一共只付515元.问甲、乙班分别有多少人?
说明: 本题书籍条件由图表给出,题型新颖,是近年来的热点题型.解这类问题要学会读懂图表信息,分析题设与图表信息的联系,巧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例2:张欣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去买书,请你根据全心全意的对话内容(图2-4-4)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