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借景点睛法

  河北省 李阳海 mda.com

  [技法讲解]

  借景点睛法,就是在文章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凸现文章的主旨,传达的写作意图。借景点睛通常在文章的结尾部分。

  借景点睛的“景”是指与人物活动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具体地说,就是指与人物活动有关的树木花草、季节时令、风云雨雪、日月星空、大地山川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是《我的叔叔于勒》结尾的景物描写,通过景物的描写暗示出菲利普夫妇的失望恐惧之情,以及“我”的不满及痛惜之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例二:“……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是鲁迅《祝福》结尾的一段景物描写。在结尾处安排这样一段景物的描写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这一特定的环境极为深沉有力地反映出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借景点睛,对景物的描写不在于多,而在于自然和真切;不在于全,而在于精练和传神。它与人物息息相关,它真实地再现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它不是为抒情而刻意加上去的。尤其重要的是,它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借景抒情。这里的情正是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例文欣赏]

  光明心曲 mda.com

  轰鸣的炮火声再一次震落我头顶的泥土,它们扑簌簌地向下坠着,覆盖在我的身上,我摇曳着,微弱昏黄的灯光对于这个漆黑的地方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这儿是伊拉克的一个难民营,不足十来平米的空间挤着几十个犹太人的孩子和两个幸存的大人,外面的电网被切断了,他们只能依靠我这点黄豆般大的火苗感受光和热。

  一个女孩子站了起来,用她那脏的看不出本色的衣袖轻轻拭着我的身躯。我注视着她,十来岁的光景,长长的卷曲的头发用一块破旧肮脏的布巾束着,身上搭着一块油布,我看见油布里面是一条撕开了口的长袖连衣裙,她的眼睛很大,但不是很亮,丰厚的唇完全遗传了她父母的特征,那双藏在油布下的手枯黄干燥,乍一看像树枝一样。她看着我的火焰,嘴角微微动了一下慢慢坐下去,她在想什么?回忆什么?她记起了战争前的圣诞夜吗?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温暖的光;她想起了新年吗?家人围着炉火唱歌欢笑;还是想起了学校?在明亮的灯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她一直这样望着我,直到门口有大人在叫;“莉莎,过来一下。”她才起身向门外走去,再进来时手里多了一些面包和水,所有的孩子都兴奋起来,刚才病恹恹的也打起了精神。莉莎将一块面包吃力地掰成四份分给四个更小的孩子,又拿出另一个面包,直到所有面包分完,她开始端着水一个一个地喂,那面包干涩难咽,但小孩子肯定是饿坏了,狼吞虎咽,免不了会噎着,一口水对于他们是多么重要。水快喝完了,莉莎走回自己的位置,拿出面包小心地掰着吃,连抖落的皮屑也会小心地喂进嘴里。最后一口水喝光了,他把瓶子放在窗口伸出的平台上,这样可以接到露水和雨水,然后将剩下的一丁点儿面包裹在衣兜里坐下,轻轻地合上眼。

  不一会儿,犹太大人走向我轻轻吹灭了我的火焰,我听见黑暗中传来轻轻的抽泣声,有人在安慰着,也许哪个孩子想家了,也许哪个孩子怕黑,也许……“啊!”一声尖叫在我耳畔响起,“怎么了?”一个大人关切地问,“呜呜,老鼠,老鼠,咬了我的脚!”女孩不断地哭着,我看不见大人怎样做了,但这声音渐渐弱下来,逐渐变成熟睡的呓语。

  我转过身望着窗外,火光将天映红,四处是飞溅的碎石、倒塌的建筑和房屋的残骸……

  [专家点评]

  本篇借一盏旧灯的双眼,展现了伊拉克一个难民营的夜生活。文章将视角聚焦于一个十多岁小女孩的身上,借助灯自述的口吻,生动细致地写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悲愤之情,表达了呼唤和平、呼唤光明的愿望。全文立意深刻,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在写法上,采用对比手法,以小见大,将过去的幸福生活与现实的苦难生活相对照,描写细腻传神。特别是结尾的景物描写,巧妙点示文章的中心,使意境得到升华,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

上一页  1 2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