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石家庄市第23中学 刘欣

一、最后一个月如何进行复习

1、综合练习,掌控时间

在经过前面两个月的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之后,同学们对中考语文的要求、题型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现代文的复习,前一阶段主要是分专题进行训练,同学们已经形成了做不同文体的思维模式。但是,中考对于现代文的考查是综合三种文体的,所以还要求同学们能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转换思维。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要注意做一些综合练习,并且还要掌握好做题的时间。

同学们可以在复习时选择三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为45分钟,因为中考语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要安排5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写作文,再加上完成第一部分和文言文阅读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所以完成现代文阅读的时间就大约是45分钟,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取得好成绩。太长时间会变得紧张,影响最后完成作文,太短则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答题时易出现失误。

在中考前还要做3~5套模拟题,选择模拟题时要选择符合河北省中考题型,接近中考难度的模拟题,在120分钟内完成,把它当作中考前的实战演习,增强自己获胜的信心。

2、诊断问题,查漏补缺

在最后一个月中同学们要针对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古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对自己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扬长补短,才能在中考这场战斗中稳操胜券。

问题的诊断我们可以按照中考试卷题型的顺序进行。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要注意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新增了一些对于基础知识考查的题型,对于这些新增的题型要多加注意。

第二部分是语段阅读,文言文阅读要做到精益求精,同学们要检查自己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重点字词句的解释要做到准确无误,对课文的理解深入到位,尤其是今年的一些热点篇目,更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现代文的阅读要分清文体,把握内容,通过做题发现问题,比如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的题型,在三种文体中都有出现,有些同学总是不能完整地提取,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先审清题干要求,确定提取的范围,再分条表述。再比如判断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方法作用的题目,有些同学只是答出这种方法的共同作用,而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这样往往不能得到满分。还有,在做一些开放性试题时,有些同学会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开放”,其实,开放性试题也是有其限制的,要紧扣题意发挥,观点正确、健康向上。

第三部分是作文,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有些同学会忽略作文的复习,认为作文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高,故而放弃复习,其实不然。作文虽然需要平时的积累,但它作为考题的一部分,还是有一定技巧可言的。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半的分数,地位举足轻重,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首先在复习时要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考生有必要了解具体的要求,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可以再加分,在哪些方面努力后可以少减分,这样无形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得分。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限定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严格程序,严格时间,认真写作,在具体写作中看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再次,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前,中考作文多是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往往是可以选择文体的,考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选择好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或写说明文,或写散文等。每一个考生的作文基础不同,对作文要求理解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这就要求考生全面分析,认真比较,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去写,争取尽可能地多得分。

3、回归课本,梳理基础

在距中考还有10天左右时间时,同学们就不要再做过多的练习了,而是要回归课本,梳理知识。首先要将“课标”规定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诗再系统复习一遍,其次,整理自己前一阶段复习中诊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另外,整理归类自己练习过的作文,可以按内容归类,同时举一反三,一个题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话题。

二、考试中的答题技巧

语文是中考的第一门学科,历年来受到师生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呢?需要知识储备丰富,精力充沛,心理健康;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1、通揽试卷

试卷发下来后,不要急于答题。先通揽试卷,熟悉题型,做到胸有成竹。特别是作文题目看了后,不需要刻意注意就给大脑一个信息,等前面的试题做完,作文也不知不觉构思好了!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2、先易后难

先做容易的试题,后做较难的题目。这样就能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发挥出更佳的答题水平。切忌“钻牛角尖”,遇到“拦路虎”,非拿下不可,导致后边轻松得分的试题也没时间做了。

3、寸土必争

空白答案是不给分的。有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失去得分的机会。即使自己没有把握做对的试题,也要按自己的思路写下答案。

4、细心

⑴细心审题:在考试中,同学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但紧张时更要提醒自己细心,认真审读题目要求,比如,注意题干中对于问题范围的限制:2006年中考题17题“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再如第4题⑵“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题干要求的是写出具体的事例,而不是一般性的概括。

⑵细心阅读:在文中常常隐含着答题的重要信息,需要同学们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抓住文中一些可以作为答题“题眼”的文字,去理解分析做题,就能事半功倍。如过渡性的段与句,关联词,抒情、议论性文字,开头、结尾处的点睛之笔等。另外,有的标题就直接或间接表明了文章的要旨,甚至有的试题本身的语言表述上就隐含了答题的很好信息,对此我们都要注意留心。

5、规范

⑴语言规范。在答题时要注意答题语言的规范,有些同学往往很头疼的是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下面就把一些常用的答题语言总结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修辞手法的作用:

先答它本身的作用;还要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①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②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归纳:

①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②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③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⑵书写规范。在答题时,有多问的题目要注意分条、分行,字迹工整清晰。

6、作文撰写提纲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占分值较大的一道题,要写好考场作文,做到主题突出,内容详略得当,卷面整洁,在正式写作前写提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撰写作文提纲,一来将其落实在纸面上,可以防止特殊环境下因紧张而遗忘,为正式成文提供重要参考,二来也是反复修改母本、最后成文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①提纲内容总体上要言简意赅:先确定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然后拟题,安排层次,有重点内容等;②整个作文的时间安排:从阅读分析作文提示、要求,到形成作文提纲,以10分钟左右为宜,写作成文以30分钟左右为宜,检查不超过5分钟,时间太长,容易写不完,时间过短,容易写不好;③写成文时,要将书写发挥到最佳程度,尽最大努力保证卷面整洁,争取书写不丢分或少丢分;④尽量减少错别字,防止因错别字而失分现象的出现。尽管最后的检查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因为改动太多而影响了卷面,导致印象失分。另外,作文也要控制字数,要求600字,就不要拖到800字,同时,写提纲也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