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名师指导:中考语文如何在冲刺阶段抢分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7-6-15 11:45:4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一、考查要求和范围

  (一)考查要求

  一是会认:能识记基本课文中常用字的字形;二是会写:能正确书写基本课文中的常用字;三是能改:能修改题目中出现的常见错别字。

  (二)考查范围

  字形始终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汉字书写和汉字构造。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最主要的是考查汉字书写。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出现考查考生先找出错别字,再纠正错别字的试题。

对汉字构造的考查。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对形声字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形声字的结构辨析,各地中考试题中这类题比较浅近。但近一两年的中考试题,也淡化了对形声字知识的考查。

  2.对汉字书写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和改正错别字。这类试题,借考查字的书写能力,着重考查的是常用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大多数考题设计精巧并有较高的难度,迷惑性强,因此同学们要有加强识字、书写训练的指导思想。

  二、字形题目解析

  一般题型

  例1 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疏浚 匿名 感慨良深 姹紫嫣红

  B.狭隘 矫健 辨伪去妄 改邪归正

  C.雏形 上溯 声色俱历 自出心裁

  D.妖娆 惘然 才疏学浅 勃然大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在此基础上,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当然,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错别字,那么答案即可确定。此题A、B、D三项中四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C项中“历”应为“厉”。【答案】C

  【复习建议】初中三个学年六本语文书中重点词语和短语,考生应熟练掌握,因为该题考查的内容是近年来中考常见内容之一,应予以重视。

  例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忧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B.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这是性命悠关的一座桥。那桥不论修得怎样简陋,可仍是美好的。

  C.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也是辨析错别字,但从题型上看,与例1有所不同,即把带有错别字的词语包含在一个句子中,而不是简单地排列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各个句子时应格外细心,找出一些固定词语或成语,再进一步辨析。A句的“怨天忧人”的“忧”应改为“尤”;B句的“性命悠关”的“悠”应改为“攸”;D句的“莫不关心”的“莫”应改为“漠”。【答案】C

  【复习建议】本题型是近一两年来中考考查考生辨识错别字的一种新型试题,既考查考生是否粗心大意,又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应予以重视。

  例3 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北雁南飞,活泼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____声匿迹了。

  ②外祖母仍不(chuò)_____劳作,尤喜纺棉。

  ③老秦(yǎo)_____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

  ④一座草顶,竹(miè)_____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边。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确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①句中“销”与“消”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此句应用“销”;②句中“辍”和“啜”是同音字,和“啜”,“掇”,“缀”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啜”有喝的意思,“掇”有采摘、用双手端的含义,“缀”表示用针线连结或装饰的意思,此句中自然要用“辍”了;③句当用“舀”字,不可误写成“刍”;④句中当用“篾”字,须和“蔑”字区别开。【答案】①销 ②辍 ③舀 ④篾

  【复习建议】这类型题将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同音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解题时一定要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再选择合适的字词。

   综合题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语文试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中常常出现“字词句综合题”,命题者提供一段文字材料,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改错别字、修改病句、成语积累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类题题小容量大,既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要求,又可减少试卷的题量和长度,所以往往得到命题者的青睐,同学们不可忽视这一题型的复习。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