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所谓“光环效应”,即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在作文评价中,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容易根据个人印象来评判学生作文,从而导致那些过去写得不好而某一次写得不错的学生仍然得低分,而过去写得不错某次写得较差的学生仍然得高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怀疑教师的公正性,怀疑教师对自己的信心,慢慢失去对作文的兴趣,逐渐失去写作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作文评价的“光环效应”,给学生作文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呢?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学生作文,就目前大多数学校来说,仍然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也是比较信任教师的评定,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根深蒂固。而教师评定学生的作文成绩,长久之后会形成模式化,加上教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熟知程度,他们对每位同学的作文基本上有了先天的“成见”。如果改变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评价,就能够避免教师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不同学生的作文。在学生的选择上,我比较赞同“同行评价”的做法。所谓“同行评价”就是将那些在教学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教师选拔出来,作为学校的教学评价员,对新教师和部分老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评价,这是美国中小学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②同样道理,学生的作文评价也完全可以在学生中选拔优秀习担任评价员,由他们根据一定标准对其他同学作文进行评价,帮助其他同学提高作文能力。因为是同学关系,评价员在评价过程中一定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量对受评作文作客观公正的评判,指明优缺点,这样就避免了教师评价的“光环效应”。

  2、制定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

  作文评价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人主观评价为标准,也难怪不同的语文教师对同一篇学生作文甚至会打出截然不同的分数,更别说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的感情倾向性了。但作文能力的检测有没有更为客观的标准,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至今为止,高考作文的评价算是相对合理而公正了,既有等级标准,又有分项评分标准,有基础分,有发展分,两个人通过电脑同时打分,分值超过一定的标准分数无效,这样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作文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然而,这种评价模式又使得绝大部分同学得基本分(42分),评卷教师采取中庸的态度,拉不开差距,评价仍然不公平。加上这种评价又是对一篇作文结果的终极性评价,不能起到评价应有的诊断和激励作用。真正的评价标准应该体现作文过程的动态性,体现基本的写作能力(如构思能力、行文能力和修改能力等),突出写作个体的个性特长。就像陈超利老师提出的“基点式”作文评价,以作文基本能力为基点,然后突出个体特长。张化万老师提出,“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惟一准绳,不要因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孩子大胆新奇的想象”。他认为除了我们惯用的作文评价原则之外,可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要从作文的不同方面来看待学生的能力。例如为学生的一篇作文打两个成绩,一个是“语言表达分”,一个是“个性创意分”。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他的作文独特而有个性,或是充满真情实感,他的“个性创意分”就是“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作文缺乏新意,“个性创意分”的评价就让他们明白了努力的方向。③为此,我以为平时的作文训练应该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围绕每次训练目标制订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就像美国作文形式训练中提到的“高级记叙文检查表”,让评价具有具体可操作的标准,让学生作文有明确的训练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内在规律和技巧。

  3、实行纵横向结合的评价方式。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但同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一定阶段又是缓慢发展的。因此,作文评价标准又是一个动态的、弹性的标准,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若横向地、单纬度地评价而不坚持持续地、动态地评价,就很难在习作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对写作能力强的同学信赖有加,而对作文能力差的同学另眼相看,在作文讲评中,我们也经常用那些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对比那些写得不好的学生作文,扼杀一大批作文水平不怎么样的同学的作文兴趣。黄厚江老师指出,作文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优劣中差,也不在于挑选;评价的目的自然也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能得多少分的判决。我们的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写作教学就不能只为少数写作尖子服务,要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成长,享受写作的快乐和成功。为此,我们要实行纵横向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通过横向对比找到自己写作的不足,又要通过纵向联系发现自己作文的点滴进步。作为教师更应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态度不断给每位同学以激励,而不是遴选和淘汰。在纵向评价上,我们可以建立每位同学的写作档案袋,通过绘制作文成长曲线图,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当前的水平与先前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来评价学生每次作文的情况。这样,在每一次作文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建立写作档案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作文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既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又能减少作文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4、尝试网络化匿名评价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聊天模式的出现,网络化作文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尝试网络化匿名评价模式,利用BBS平台构建作文评改情境,让学生将作文上传作为主帖,其他同学以跟帖的形式来点评文章,让的同学参与到评价中来。为了让同学对作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作文不以实名出现,跟帖同学可以用呢称形式。由于网络平台是开放的,学生在评赏他人的文章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平台学习到其他同学的写作长处,可以随时查看自己或他人文章及其跟帖的评点,全面接触各种信息,不再停留在自己的文章上。对别人的修改建议及教师的评点评分,也有一个借鉴与比较的学习过程。换句话说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择善克短”。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了学生的创作需求与心态,把握了同学的写作能力与水平的高低,有利于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使教者的“终结性评价”更为科学、公平、合理。④总之,网络化匿名评价模式能培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评鉴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避免因熟悉作文主体而有失公正的弊端。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