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高分策略:不必刻意回避热点的中考作文素材

  策略:莫盲目、杂乱引用现成报道拼凑成文

  需要注意的是,对以上热点,不能盲目、杂乱地引用一些电视和报纸的现成报道,来拼凑成自己的作文。那么,怎样才能选好素材呢?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抗震救灾,可以有多方面的角度,但切入的角度一定要准确。例如,灾难来临,掩埋了无数的生命,多少生命瞬间消失。生命尚存,更应该珍惜生命,让自己短暂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生命如此_______”一题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材料。又如,灾难发生以后,举国上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精神,短时汇聚起庞大数目的钱物,帮助灾区渡过难关,“爱心的传递”之类的题目可选择这样的材料。是否能写这些热点的话题与内容,考生最重要是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同样适用于这种素材的立意有:坚强、勇气、奇迹、超越、永恒、美丽、自强不息等。

  其次,情感真挚始终是打动读者最根本的理由。许多素材是考生在关注新闻报道中积累起来的,有的考生以为选择几个感人的事迹写进作文即可打动阅卷老师,这种想法需要修正。因为,我们身边也有着与救灾前线同样感动人的事例,你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总结回忆,写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志愿者捐钱、出力的感人事迹。“他(他们)让我______”、“我们一起走”之类题目就可以用到这样的材料。关键在于你的记叙描写和抒情是否能感染人,讲述的道理能否打动人。

  第三,细节和描写始终是作文取胜的关键。余震发生后被拖住的子弟兵令人震撼的一跪,用自己的血来延续孩子生命的母亲,三岁男孩被救之后向救灾官兵郑重的敬礼,老师舍身双手围护学生……震撼人们的就是这样的细节。考生在作文备考中,要注意观察,场景、动作、心理,甚至服饰的细节描写,都是打动读者的关键。“记得那个________”、“奇迹”、“那一刻,成为永恒”一类的题目,就可以着重通过细节描绘,来打动读者。

  因此,社会热点不应该是考生刻意回避的作文素材。最后给出一些作文题,供考前的同学们进行构思练习:“责任”、“美丽的生命”、“奥运·我”、“别样的青春”、“师恩”、“_______在我身边”、“选择”、“带着_______出发”、“最美的风景”、“我想说……”、“假如我是________”。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