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2007年中考语文题型盘点:诗文默写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8-9-12 10:28:4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一)选择题

  1.(2007·广东广州)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理解性默写

  2.(2007·江苏镇江)①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塞外景象的诗句是:

,。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2007·北京市)《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三)情境性运用

  4.(2007·安徽省)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5.(2007·广东广州番禺区)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四)归类性积累

  6.(2007·山东淄博)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7.(2007·安徽芜湖)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8.(2007·江苏常州)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

  描写自然美景的两句:

  富有哲理的两句:

  (五)主题性梳理

  9.(2007·吉林省)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10.(2007·太原市)运用积累在①~⑤句的横线上填空,并仿照画线句子补全第⑥句。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南方。①“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②“山下兰芽短浸溪。”③“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思绪。

  南方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着雪。“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④“欲将轻骑逐,。”⑤“欲渡黄河冰塞川,。”这北方的雪啊,在天山,在黄河,染白了边关将士的征袍,冷却了李白济世的豪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又回到了北方铁骑飞驰的战场;⑥“忽如一夜春风来,”,。

  (辑录/林菲)

  参考答案:

  1.AE(B选自《木兰诗》,应为:“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C选自《黄鹤楼》,应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选自《醉翁亭记》,“奕”应为“弈”,“畴”应为“筹”。F选自《鱼我所欲也》,“不能兼得”应为“不可得兼”。)

  2.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筑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筑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8.(示例)自然美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①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大雪满弓刀

  ⑤将登太行雪满山

  (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

  ⑥千树万树梨花开

  补写示例:岑参面对北方的雪景,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梨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

上一页  1 2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