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扣题写作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阅卷者评分的第一标准和第一印象。在中考作文中,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比如,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二是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离心段,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一段就偏离了题旨。三是表达失当。有些题目对写作内容或文章体裁有限制,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题目是“小议志气”,文章如果成段成篇地描写,就不符合该题目要求写议论文的暗示。还有的小作文要求进行场景描写,你如果大段描写人物言行就不妥当。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主要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大。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你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三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保证文章沿着题目设定的方向行文,关键是要学会审题:首先是整体了解试题的全部内容(如题目性质、材料内容、要求、文体、规定字数以及明令禁止的事项等)。比如,明确不同性质的题目,选材立意侧重点就不一样。例如,以“兴趣”作话题,文章写有兴趣无兴趣都可以;如果是以“兴趣”作题目,文章就不宜写无兴趣。其次,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要反复推敲。所谓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文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文题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类文题中的动词等)和话题本身。对这些词语,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也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作文题“这也是课堂”,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题为“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最后是带着对局部关键部分的分析与认识回到整体要求中来,进行综合后选定写作内容。

  掌握点题、扣题写作的方法,也是保证文章符合题旨的重要途径。其中,篇末直接或含蓄点题至关重要。此外,开头点题、中间变换语言表达形式反复点题等方法也很有效。

  [经典文题]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天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上学是坐车还是徒步?吃饭是要荤菜还是素菜?是说难听的真话还是说好听的谎言?是锁定真善美还是放纵假恶丑?朋友,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选择?你是怎样作出选择的?

  请根据你的经历和体会,自拟文题(题目中须含有“选择”二字),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失误例说及升格方法]

  上面文题,在扣题写作方面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写“他”不管“我”。题目再三点“你”,甚至明确要求“根据你的经历和体会”来写,有的同学可能会撇开自己的经历而写他人、他物,这就不合要求;二是不能恰当设置和运用被选择的对象。“选择”是指在二者或多项中挑选、择取的意思,如不指出可选择的两个或多个对象,或者不谈选择的理由,至少属于扣题不紧;三是转移写作重点。虽然是自拟文题,但文题中必须含有“选择”二字,且宜于作题眼。这一点容易做到,但写作时如抛开“选择”而写其他,比如拟题为“选择与抛弃”,文章大谈“抛弃”而忽视“选择”,显然不符合试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要在全面把握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将选材视角放在“我”的经历上,或者直接叙写“我”的选择历程,或者用“我”的经历作为例证。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拟就的文题,围绕其中的题眼来选材立意。还应展示自己作出选择的心路历程或充足理由,扣住“选择”二字写出优秀文章。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