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05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单独命题,作文实行网上阅卷,这给我们的考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网上阅卷除了文面之外,还存在着快速阅卷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取悦于阅卷老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是考生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是由很多“点”组合的,如果能使这些“眼睛”亮起来,考生的作文就会大放光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亮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角度要“可眼”

  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是很宽泛的,但是考生如果对话题泛泛而谈,往往会像“政治家的眼睛,大而无当”。(《围城》)因此,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力求“一针见血”。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若变为具体的小范围,可以写“生活态度”方面的,也可以写“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考生选取什么角度去写,主要取决于自己对话题熟悉的程度、占有材料的多少,读起来觉得“可眼”就可以了。

  具体方法扩展话题法在原来话题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以增加内涵,达到缩小外延的目的。扩展的方法主要是再添加一些限制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极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2000年的《诚信不可抛》、《诚信无价》、《丢弃“诚信”之后》,文章的观点就非常明确。

  2.提问话题法围绕话题,多提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的写作思路会越来越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

  第二、标题要“惹眼”

  “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清澈明亮的眼睛,即使长相一般,也会增色不少。阅卷老师第一眼要看的就是文章的标题,标题的好坏将给阅卷老师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一眼睛的闪烁将对阅卷老师有种吸引的魅力。考生的拟题要切合题意,要小而具体,要新颖形象,要有文学色彩,要让人看了标题之后就能读出你的观点、你的文学功底。具体说来,可以掌握一些拟题技巧:1.化用诗词名句。如《梅花香自苦寒来》。

  2.巧改名作。如《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3.援引歌词。如《爱拼才会赢》、《“天堂”里车来车往》。

  4.化用俗语。如《拔出萝卜带出泥》。

  5.妙用修辞格。如《糖醋排骨有点酸》、《放下感情的叶片》。

  6.巧用成语、典故。如《成也枕边,败也枕边》。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