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万安胡绍海大多数优秀作文,常常会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爱不释手。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试结合大家熟悉的课文,略谈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

  一、摄取细小动作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不是克制或是做作出来的话,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的。如《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的敲在石板上”的细小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假怒实爱的品性。《分马》中老孙头要打儿马的情节异曲同工:“他狠狠地抡起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却扔在地上。”形象地画出老孙头恼怒而又十分心疼的心理。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把金路易“摔”给太太,又“拈”着玩,旋即“装到口袋里”一系列动作,活画了一个一毛难拔的守财奴形象。鲁迅小说中如杨二嫂顺手拿走灰中的盘子及手套之类的东西的动作,阿Q画圆圈的动作,孔乙己用手罩盘子等让人过目难忘的细节,更是比比皆是。

  二、抓住细微的痕迹

  相同的事物总是在细微的痕迹上显出分别来。如《鞠躬尽瘁》中写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一个相当典型而传神的细节,他办公的藤椅右边的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肝痛时用外物给顶住)。再如果戈里《死魂灵》中写地主泼留希金的形象:“脖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这一形象便因其典型而独一无二。

  三、勾勒细小的景物

  这里我们来看一看细小景物如何勾勒出典型的环境。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泼留希金桌子上墨水瓶干透了,酒杯里浮着三个苍蝇。可谓景物细小,却正是这细小的情节生动显现着主人公的僵化了的灵魂。

  四、描摹个性神态

  《三国演义》中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奔逃途中三笑一哭,前后呼应,相应成趣。第一笑,曹败心犹不服,可见其刚愎自用,引出赵子龙,再损一仗,因第一笑决算便有了他自我解嘲的第二笑,第三笑。再引出张飞和关羽军,连连遭败。最后的真情痛哭,一表哀悼,二表责怪。几个哭、笑的细节,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等性格。另如写鲁迅先生的《一面》中“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的肖像描写;朱自清《背影》中父亲越过铁道翻爬月台的细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都是相当成功的细节画人的方法。鲁迅《祝福》写沦为乞丐而不忘魂灵有无的祥林嫂的神态细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可以说是“画眼睛”的绝妙之笔。

  另外,通过语言描写细节也是一种很好的技法。我们仍以《祝福》为例,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的祥林嫂在小说中先后四次不变地重复一段话:“‘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这个细节把一个失去惟一所爱的孩子阿毛后的近乎崩溃的精神面貌鲜明凸现在我们面前。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请用“他”独有的个性化细节吧。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