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话题作文的视角,是指写作话题作文时,切入话题的角度。在话题作文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视角,往往更容易使文章出新出彩。下面简谈几例。

  一、多主体视角

  多主体视角,是指从几个不同主体的视角切入话题,多角度地表现话题的不同侧面。如:有位考生写“人生”为话题的作文时,他以四句话作为每节的总领:“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逗号。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冒号。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引号。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是一个长长的省略号。”通过母亲、父亲、爷爷、奶奶之口,使抽象的人生变得具体、明朗,使行文生动活泼。由于从不同侧面来展来话题,从不同视角中得出不同的结论,使文章更加客观、全面,达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

  二、第三者视角

物的视角。

  物的视角,是指从人类之外的其他主体视角切入,来写话题作文。如:有位考生写“压力”的话题作文时,通过眼睛的变化切入。晚上,“我”(眼睛)强打精神,陪伴主人做作业到深夜;上课时,“我”迷迷糊糊,感到非常难受。小通过眼睛的遭遇,暴露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发人深思。

  2.第三者的视角。

  是指以第三者的主体视角切入,来写话题作文。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从一个小伙计的视角切入,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用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形式上更能吸引人,表达上往往更生动、更形象,内容上则会更充实,更感人,更引人入胜。

  三、视角换位

  视角换位,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如:有位考生写“假如……”的话题时,写道:假如有来世,我愿做父母的父母,我也要在母亲上学前,递上热鸡蛋……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让他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换位思考,“言对方行为,吐自己心声”,达到讴歌或鞭策之目的,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

  四、心灵独白

  心灵独白,是指通过主人公的心灵独白来写话题作文。如:有位考生在写“生活告诉我”时,采用给父母写信的形式,告诉了自己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种种感受,读后令人感叹不已。

  康德鲁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天上的星星和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在写话题作文时,改变直接讴歌的写作形式, 通过主人公的心灵独白,让自己的感情宣泄达到最高点,打动读者的心灵。这也符合“感情真实”的要求。

  五、人格化观念

  人格化观念是指将某种观念赋予其人格力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把握”的话题作文时,以“我叫把握”为题目,运用拟人的手法,选取唐太宗李世民,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监狱里的贪污犯三个材料,说明了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走向成功的道理。

  以观念自身来表现主题,实现了视角转化。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趣味盎然,使抽象的观念具体化,方便了的描述和表达。

  总之,写话题作文,巧妙地运用主体视角,就能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使自己的作文由基础等级向发展等级靠拢,提高作文的档次。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