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05年全国高考16道作文题中,有13道明确标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话题作文仅仅是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并不能保证命题一定成功,题目的质量好坏还取决于话题的“品质”。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话题作文品质的导向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体现较高的思想含量

  写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从1999年话题作文诞生起,对话题作文的责难之声就不绝于耳。为什么连续多年坚持不断?就是因为话题作文是体现教育改革方向的比较理想的题型。说话题作文符合教改方向,是因为内容上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写作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活动。

  首先,话题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这就要求话题具有时代色彩,要紧贴当今中学生的思想脉搏,切合他们的思想发展水平,2005年上海试卷无疑是最好的代表。上海“话题”列举了武侠小说、流行歌曲、广告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文化现象,要求考生谈谈它们对自身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没有人不熟悉这些现象,面对这样的“话题”,考生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自然也就敞开心灵之门。

  其次,话题要激活学生的思想矿藏。

  思想才能激活思想。话题本身要有思想内核,才能激发考生产生思想火花,释放思想能量。没有思想内核的话题是平庸的话题,平庸的话题就像受了潮的炸弹,不可能引爆学生的思想“矿层”。2005年富有思想内核的好“话题”不少,譬如上海、福建、浙江卷等,话题的思想含量都很高,辨证、多元、丰富。也许,福建“话题”对考生思想的“激活”作用更为突出。漫画“圆与星”直观形象,启发联想,文字说明“规范和新颖”“稳定和多变”“长和短”点拨思路,启迪思维。同样,浙江“话题”“无限和有限”也给考生留下广阔的思想空间,可以产生丰富联想,一石激起千重浪。好的话题应该是一枚能激起思想涟漪的神奇石子。

  再次,话题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从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出发,从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出发,抒写真情,倾诉感受,表达自我,这样的“思想”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好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话题自然引导出学生的真切感受,相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和情感实际,概念化、政治化、程式化、单一化的“话题”就容易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虽然考场作文不能不做,但紧闭心灵之门,说些无关痛痒千篇一律的废话。这样的作文其实并不能完全检验出学生的思想和作文水平,因而也就不能算是好的作文题目。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写作还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说,文章都是思维的花朵,思维的水平就是文章的水平。作为考查学生中学作文能力的高考作文,考查学生思维水平的意义不言自明。议论文主要依靠概念判断推理进行说理,自然对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记叙抒情的文章,也同样需要多方面的思维能力。选材定题,需要观察力判断力;构思立意,需要推断力想象力;异中求同,需要类比思维;同中见异,需要求异思维;深刻,需要辨证思维;新颖,需要逆向思维;而不管是哪个写作环节,要创出新意,不嚼别人嚼过的馍,则更需要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的自身思想水平逻辑素养,能否在文章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力,作文题目关系甚大。就话题作文而言,话题的思想空间、联想空间、思辨空间、思维张力对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挥也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话题的开放空间。

  所谓开放,是指给立论留下较大空间,命题者不要预设价值判断。新课标提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2005年上海作文试题:“请谈谈流行文化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是必然的,但具体怎样的影响却因人而异,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趋向而异,这就给“思维”留下了空间,个性化、创新性表达也就有了可能。

  其次,话题的思维力度。

  所谓思维力度,是指话题应包含较大的思维含量。从考查语文能力的角度说,话题的思维含量大,也有可能让一批思维比较深刻、思想比较成熟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语文学科上让学生拉开一定距离。过分浅易的话题,不利于区分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不利于区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这在新课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尤显重要。上海、福建、浙江卷的“话题”都给考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思维含量。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