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辅导作文:警惕滑入作文立意创新的误区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其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因此它历来是阅卷老师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立意是文章得分的第一亮点。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从2005年各地中考作文来看,不少考生在追求作文立意求异、求新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立意求异,模糊是非界限。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错,在看腻了四平八稳的立意之后,那些新颖独到的立意的确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不管怎样标新立异,这些观点都必须符合道德标准,符合审美情趣。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在立意上追求时尚的同时却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常人赞成的,他就反对;常人喜欢的,他就厌恶。如2005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作文题为“生活需要__________”,一考生竟以“生活需要灾难”为题作文,虽然考生在文末也给出了总结性的文字“灾难能使人类更加理智地认识自然,更好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但整篇文章看起来还是令人很不舒服。因为,毕竟不少灾难对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且许多自然灾难的发生,也并非由于人类与自然不和谐所致。还有的考生思维混乱,认识怪异。如一考生在题为“不难看到下列答案”的作文中煞有介事地写道:“时下,光明正大的事,要偷偷摸摸地干;名正言顺的事,要鬼鬼崇崇地干;青天白日的事,要月黑人静时去干。相反,偷鸡摸狗之事,要光明正大地干;狠心狗肺之事,要心安理得地干。君不见,买公债之事当政策来说,不学无术当聪明来说,能贪会捞当能人来说,一掷千金当潇洒来说,野蛮之事当文明来说。”这位考生也真可谓冷眼看社会,颠倒成文章。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中考作文中,让人实在不敢恭维。

  这些作文,立意“新”则“新”矣,“异”则“异”矣,但模糊甚至混淆了“是”与“非”,虽然考生的作文功底不错,文采也好,但因为文章“主心骨”的丧失,使文章变成了一堆毫无传载意义的符号。

  误区二:张扬个性,崇尚自我价值。

  从2004年、2005年两年的中考作文来看,不管是采用哪种命题形式,命题者都竭力给每个考生在立意、内容、文体和语言等方面提供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的确,个性是一种令人心动的美,美在它是独行的自我,是创新的土壤。但须知,追求个性并非否定共性,追求自我也绝不是崇尚自我价值而忽视公共道德,甚至漠视他人的价值。且不说不少作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地陶醉于个人小天地里抒情,另有不少考生的极端个人主义在考场作文中也时有流露。如2005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为“幸福原来_______”,一考生采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过生日时的热闹与父亲过生日时的冷清对比,对父母节衣缩食满足自己的种种愿望进行了描述,其言语中没有一丝惭愧与内疚,让阅卷老师看了寒心。同样,2005年浙江省中考作文以“乐在其中”为话题,一考生详细地刻画了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地妙语连珠,出尽风头,“众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我,老师也颔首赞许”,这时,在他眼里,别人都是“笨嘴笨舌”的。另外,在一篇想象作文中,一考生想象几年之后,他当上了总经理,后面跟着无数仆人,每天向他请安,他看不惯谁就随意开除谁。像这些极端崇尚自我价值的作文怎会是好作文?

  误区三:消极厌世,发泄灰暗心理。

  阳光下也有罪恶,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不乏阴暗面、消极事,甚至在一个时期、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但这毕竟只是支流,而不是主流。应该说,我们的生活中的还是阳光,是春风,是正义,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而翻看中考作文,不少考生感叹“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城,只有欺诈”“人与人之间缺少温暖,只有冷漠”,甚至还有的考生感叹:“十个官来九个贪,一个不贪是老憨!”一考生在“生活的味道”话题作文中,叙述了自己考试舞弊被老师批评后,发誓一定要报复老师,发泄对考试制度的不满。类似的灰暗心理在中考作文中不难发现:“损坏公物”被学校责成赔偿,就希望“来一场风暴,把学校门窗上的玻璃都鼓破”;因为自己穿着不如别人,就埋怨自己的父母没能耐。还有一考生在题为“青春的迷惑”一文中写道:“中学生早恋好与不好,要让事实来说话。”他以圆熟的笔法,写男女同窗书信传情,频繁幽会,最终产生奇妙效果,早恋生智慧,促进了彼此成绩的提高。有的考生索性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憧憬上一所名牌大学,找一个风情万种、长发披肩的女同学做妻子,拥有一座小楼房,过着‘西窗剪烛’的温馨生活。”这些显然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不错,《语文课程标准》提供“率真作文”,“我手写我口”,但如此地消极厌世,发泄灰暗心理,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样的作文又怎么能得高分呢?

  误区四:崇洋媚外,膜拜西方文化。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不少人在“洋文化”面前迷失了自我,做任何事“言必称希腊”,从物质上的崇洋媚外,到思想上对外国文化的顶礼膜拜。这些现象同样在考生的作文中有所体现。且不说不少考生在作文里“贩卖”几个英文单词或句子“装潢门面”;且不说在议论文中,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不少考生都搬出清一色的“洋人”的事例和言论来增加卖点;也不说在诸如“诚信”“爱心”“责任”等话题作文中,不少考生所叙述的事例几乎全是外国人如何诚信,如何有爱心,如何有责任感,更不可理解的是,不少考生言语中所流露出的对民族文化的蔑视,对中国人素质的批判,看了不仅让人寒心,更让人义愤填膺一些考生似乎已经彻底地“洋化”“奴化”,这样的人,怎么能是合格的“接班人”“建设者”?当然,我们并不是盲目排外,只是认为,在对待外来文化、外来思想上,一定要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

  另外,中考作文立意上的误区还有对金钱的向往、权势的迷恋等,这些都是浮在海上的冰山,需要我们一一绕开,如此,我们才能找到一条立意的健康通道。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