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五)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传统的中考作文题型至今还在以严肃的面目“坚守岗位”,没有多大变化。但从中考作文题的创新和发展来看,现在很多文题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文题中往往安排了活泼生动、情感动人的文字。它们之中,隐含着丰富的信息,要想中考作文获得优秀成绩,不可忽视对它们的认真审读。

  每一个中考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周密具体的写作要求。这些写作要求透露出来的,有很多是“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考生防止“技术犯规”,保护考生“少失分”。这些“警告性信息”告诉我们要注意保密

  由于中考作文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所以中考作文卷中最容易透露考生的真实姓名、校名,或者让人从真实的地名中猜测到校名。这样就容易导致作文阅卷中的抬分或压分现象的出现,使中考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竞争的公平性、严肃性,甚至造成阅卷工作的混乱。因此,中考作文题在要求中随时注意提醒考生对此予以充分的注意,作了甚为详尽、严格的要求。

  其表述的形式主要为简单表述。如: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复杂表述。如: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名称和有关人名(包括本人、家长、亲属、老师、同学等)。

  3.指令式表述。如:凡涉及真实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代替。考生如果忽略了这些规定中所隐含的“扣分”信息,往往会在不经意之中丢失了宝贵的分数,甚为可惜。于是有些出卷人干脆把问题挑明,如:文中如需出现人名、校名,可用××代替,否则扣分。有的措词则更加严厉。如: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姓名、必要时可用××代替,否则试卷作废。

  还有的措词简直就是严重警告。如:文中不得暴露自己所在的地区和学校,否则给零分。这可能是在众多的“不保密”的试卷面前所采取的“惩前毖后”的措施吧。

  2.要注意字数

  不按要求中的字数去完成考场作文,也要受到“扣分”的“处罚”,好多考生不了解这一点,或者在写不出的时候马虎了事,结果篇幅不够;或者希望得到好的评价而尽情展示,超过规定的字数,糊里糊涂被扣了分还不知道,这也是很可惜的。

  一般来讲,中考作文题中对字数的要求有如下几种表述。

  (1)“左右式”。如“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文章”等。这一“左”一“右”的含义就是500字以上、700字以下的文章不会扣“字数分”,如果是小作文,则“左右”的幅度不能超过50字。

  (2)“不少于”式。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等。这“不少于”的含义就是“要超过”,超过的字数,大作文可在100字以内,小作文可在50字以内。

  与“不少于”相对,还有一种“不超过”、“以内”式的表述,字数的限定可按上例类推。

  (3)“之间”式。如“字数在400—500之间”、“字数在400—600之间”、“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议论文”等。这时考场作文的字数一定要按规定办。

  (4)综合式。如“字数500字左右,但不得少于400字”等,这也应该按规定办。

  中考作文之所以限定字数,首先是为了公平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为了阅卷的方便。字数的限定合乎初中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注意这个要求。

  3.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用

  文题要求中对表达方式的限定也很严格。考生若不注意对此方面的规定,起码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失误,一是没有综合地使用表达方式,二是写错文体。这方面的扣分将大大超过因字数不合要求的扣分,考生将蒙受“重大损失”。所以,要千万注意准确选用表达方式。

  对于表达方式,文题中有两种“要求”。

  一为“硬要求”。

  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如: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有适当的议论。

  如:要运用描写的方法。

  如: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前三例要求很明确、很单纯。第四例要求也很明确,但要求的层次高一些,如果考生不以叙述为主且适当穿插或抒情、或议论、或描写,那么作文质量永远上不了第一类,充其量也只能在二类作文中徘徊。

  二为“软要求”。

  如文题“我为此而自豪”:“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又如文题“友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类要求十分宽松,考生可以任意选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式抒写内容、表达情感。考生要结合个人实际水平或特长,扬长避短,以稳妥为要,作出最佳选择。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