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河南 > 正文

河南省中考作文(课改实验区)题解与简评

  任选一题作文

  (1) 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则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我们精彩,交流使我们不断发展。

  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① 请先写出题目。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

  今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课改实验区)又以选题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是新课标理念在中考作文上的体现。

  相对来说,第二个题目选材宽泛一些,写起来容易上手。关于选题,原则上就易不就难,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的写作水平高人一筹,不妨就难不就易。

  第一个题目是命题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审题至关重要。审题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这个题目可切分为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长大的路上”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是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帮助和关爱的人。“牵着我的手”是关键词,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在这里,“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行文时要注意细节描写,特别是“我”与“他(她)”肌肤相亲的牵手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得细腻,文章会更具感染力。

  第二个题目是话题作文,要求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的解释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交流是双向的,从不同的角度分,交流的方式不同。从交流双方距离上分,有远距离交流,如打电话、上网、通信等,有近距离交流,如对话、打手势、使眼色等;从交流的形体上分,有有形交流,如物质交流,有无形交流,如文化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等;。从交流对象上分,有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社会的交流、自然与自然的交流等。总之,生活中处处有交流,人们时时刻刻都处于交流之中。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而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自我,和同学朋友交流,和父母长辈交流,和大自然交流,和社会交流,甚至和世界交流。学会交流,善于交流,不仅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而且也是全社会都应探讨并重视的一个课题。可以说“交流”这个话题,切中了时代的脉搏。在文体的选择上,要学会扬长避短。长于叙事的,可以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个具体事件来说明交流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或运用童话、寓言等形式演绎故事,来诠释“交流”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你会思辨、善议论说理,不妨写一篇议论文,写作时可运用切分法将话题拆成“现代社会缺乏交流”、“缺乏交流的危害”、“交流的重要性”、“时代需要交流”等几个小话题,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小话题来作文,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大一些。最后提醒同学们不要忘了给你自己的文章拟一个新颖靓丽的题目,这样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无形中提高了你的作文分值。

  佳作展评

  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

  河南省一考生

  很小很小的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教我学会了走路。从此,母亲便牵着我的手,走过土桥,走过石径,也走过岁月。

  转眼间,我7岁了,又是母亲牵着我的手送我进了学堂。记得母亲的手好白皙、好柔软,当她有力的手牵着我的小手时,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也就是在这牵手之中,母亲将她无私、圣洁的母爱注入了我的生命。于是,我总能找出各种理由让母亲牵着我的手,尽管我早已学会了走路。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一直内疚,没让母亲再牵我的手。

  那是怎样的一个秋日啊!当母亲牵扯着我走过村头的小桥时,顽皮的我突发奇想,要母亲牵着我的手向前飞。谁知,正当我陶醉在奔跑的狂喜中时,母亲一个不小心,她的手腕脱臼了!望着医生给母亲治疗时她那痛苦的神情,年幼的我似乎也感受到了无比疼痛,从此暗下决心:再也不让妈妈牵我的手了!

  岁月的车轮飞驰而去,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我也真的再没有和母亲牵手走过。

  在异地求学,偶尔想起母亲,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却没有想起母亲牵着我的手走过的岁月。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女孩时,我的心突然震颤了,有一种想回家让母亲再牵一次手的冲动。终于,到家了。我和母亲彼此久久地凝视着。母亲高兴地说我长高了,而我酸楚地发现母亲苍老了许多。“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母亲是以她的衰老作为女儿成长的代价啊!我放下行李,拉着母亲的手,轻轻地说:“妈,我们出去走走吧。”母亲显得有些惊异,而后很高兴地同我走出了家门。依然是村头的小桥,依然是当年的母女,母亲的手也一如当年温暖有力,但却不再白皙、柔软。她的手皮肤黝黑而又粗糙,有的地方还有一道道裂口,手掌中结满了厚厚的茧。拉着母亲瘦骨嶙峋的手,使我觉得触摸到的不是母亲的手,而是她这大半辈子的沧桑。那个母亲显得特别高兴,絮絮叨叨地说着一些柴米油盐的琐事,而我也很耐心地倾听着。童年的我下决心不让母亲再牵我的手,而现在,我却想说:“妈妈,牵着女儿的手吧,走过风雨,走过四季!”

  简评

  文章以“牵手”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自己在与母亲肌肤相亲的“牵手”中长大的经历,赞美了“无私、圣洁的母爱”。小对母亲的手有两处较为细腻的描写:小时候,母亲的手“好白皙、好柔软”;长大后,母亲的手“却不再白皙、柔软”,“她的手皮肤黝黑而又粗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抒发了真挚的母爱之情,同时也抒写了对生命的感悟,情理交融,感人至深。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