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08年中考记叙文写作:叙文写段艺术探微

  有的学生在作文时,非但写不出高品味的文章,还会陷入“没啥可写”的泥潭。原因很多,没有掌握写段的艺术是问题的关键。

  所谓写段的艺术性,大而言之就是运用一定的写段技巧来谋篇,小而言之,就是用一两个精彩的语段来增添文章的亮点美文佳作大都具有这样的特色。

  好的文章在重要语段的编排上都会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概括起来有引线模式、细节模式、想象模式、衬托模式、串珠模式。

  引线模式指的是以某一具体的情境或事物为引线,通过一些简单的变化,领起主体部分的语段平面展开或纵深发展。情境或事物只起引子作用。在文章《这不是一颗流星》小浩波到医院探望阿婆的段落中,用阿婆病卧床塌的情境领起了三层文字:“阿婆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她(阿婆)躺在那里,静静的,静静的”:“阿婆躺在那里,静静的,静静的”。第一处领起了阿婆身世的补叙和对她勤劳善良一生的赞美。第二处领起的内容有二:(1)细节描写,表现孩子与阿婆之间深厚纯真的友谊;(2)交待孩子要“熊皮手套”的原因。第三处旨在结束回忆,暗示阿婆从此卧病不起。段与段铺排开来,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细节模式指的是以细节刻画的手段来体现事情的发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渲染某种情感。细节模式多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它可分为细节分解式和细节渲染式两种。前一种如《青山处处埋忠骨》,巧妙地把反映毛泽东痛苦与矛盾的细节,分解安插在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细节都是写主席的悲痛,但细节从人物行动、人物神情、与人有关的物件等不同角度作分解,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暮春》一文则采用了细节渲染模式,用何梅苓的眼睛,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渲染。文中三次写笑眼,除了勾画出老友见面的激动场景外,还突出了何梅苓历经坎坷,热情不减、开朗性格不变的乐观顽强的精神风貌。

  想象模式也可称为触景生情模式,它是由见闻触发,通过想象的方式丰富内容。《曼哈顿街头夜景》第二幅画面,实际上只有一个特写镜头,却领起了三层想象的文字,把老人现在境遇与过去生活作纵向比较,把老人与周围事物作横向比较,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产生了“一叶知秋”之效。

  其他如衬托模式(《战火纷飞中的白求恩》)、串珠模式(《大明湖》),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写段技巧解决的是如何将人事景物依托某种模式向纵深广博发展的问题。任何素材,只要把握好写段技巧,就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具体到文章某些关键段落而言,写段艺术被更为广泛的利用。对初中生而言,能够搭好文章的构架,又能写出一两个精彩的语段,文章就算得上是佳作了。那么精彩的语段有哪些标准呢?众所周知,精彩的语段基本上由以下因素构成:清晰的层次、简炼的语言、具体的描写、妥贴的修辞、变化的句式、恰当的技法、独特的视角……这里仅就独特的视角稍作拓展。

  选取独特的视角对学生来说绝非易事,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思维训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三拳的精彩描写,并不着眼于鲁提辖如何打,选择的却是挨揍者镇关西在铁拳下的反应、感受……这种逆向思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视角的选择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也可以是观察方法的,两者彼此关联。进行观察和思维的训练,是视角选择恰当与否的关键。

  写段技巧训练是一种介乎小作文与大作文之间的写作训练模式。它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走出“没啥可写”的困境。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