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正文

  很多同学把“课余”理解为学习以外的时间,可我认为,课后的学习时间也应当属于“课余”。

  我的课余生活,主题仍是学习新鲜的丰富多彩的学习。

  上完一天的课回到家,我的课余生活便开始了。首先是看报。从报上我可以了解国内外各种 消息,这些消息常常把我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把我的思绪、感情带进一个新的天地,疲倦渐消了,精神振奋了。此时,若是课堂作业还没有做完,我便会从沉沉的书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书本,完成余下的任务。

  晚饭后,便都是我自己的学习时间了。通常必不可少的学习项目是读英语和看数学题。读英语对我来说并不枯燥,倒仿佛是一种享受。你想,在灯光明亮的卧室里,手里拿着《New Co ncept English》,一边在小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一边高声朗读,整个儿身心都沉浸在异国语言的海洋里,从中看到更广阔更新奇的世界,这不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吗?

  待到夜深人静时,我打开台灯,拿出《几何辞典》和一大摞草稿纸,开始演算习题。四周都是黑的,只有那一团橘黄色的灯光照着眼前的书和纸,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于是,精力完全集中在那些神奇多变的几何习题中。这时,思维是那么活跃,许多难题往往都能迎刃而解。当然,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记得那次碰到一道题,乍看上去,甚是简单,可无论怎么画图、计算,答案仍然得不到。我告诫自己,不能冲动,要冷静,我竭力克制住自己,在房间里慢慢地踱着,尽量使情绪稳定下来,再次投入“战斗”。但一个关键性问题始终像 攻不破的堡垒,“火力”再猛,也无法拿下。第二天早晨,清醒的大脑给了我神奇的力量, 于是灵感突然来到,关键问题一下子被解决,我真像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看看 昨晚百思不得其解的习题,今天顿然“水落石出”,心里漾起一种无比舒畅的快感。

  自然,课余的学习不仅仅是这些。有时兴趣所至,我便找些电子学、空间科学、科学普及之 类的科技书籍,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之类的文艺书籍,或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之类的大辞典,津津有味地看上几页。有时感情充沛,便在时荒时耕的日记本上宣泄一番,或者突然有了一个好题材,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习作。这些稚嫩的文字,若是被老师或爸爸点头认为不错,我便把它们投给某个报刊的部,虽不一定成功,但只要有一 篇印成铅字,那也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啊!

  要是碰上节假日,我一定要带上一个小本子和一支小铅笔,走入社会,随时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寻觅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最爱去参观展览。诸如美术展览、新书展览、民俗展览 ……我总要挤出时间去细细参观。一个展览就是一个知识的窗口,就是一堂内容生动、丰富、新颖的新课!我还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海天佛国”的普陀海边,我知道了采撷彩贝的乐趣与艰辛;上海淀山湖的“大观园”,让我体验了一番贾宝玉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文明;嘉兴南湖的红漆游船,给我展示了我们党诞生时那个伟大时刻的情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向你展示取之不尽的知识,只要你肯用心,肯学习!

  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它是我课堂学习的延伸、扩大与深化!我坚持把学习当作课余生活的主题,是因为我觉得,学习固然不轻松,但如能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成绩自然会与众不同,而到了那时,你就能体会到课余生活的价值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课余生活”是写作的对象,在它的前面如加上“我”,使写作的对象具体 化、明确化,致使全文展示出课堂外另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记叙了“我”在课余生活 中的独特感受,以及孜孜不倦地探求知识的愉快情绪。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