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正文

专家教你做现代文阅读题之四——读:紧扣文本开而有度练:现代文阅读个性表达训练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9-3-18 8:49: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个性表达:紧扣文本开而有度

  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开放性试题从答案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答案具有多元性的,即答案表述多种多样,说法不一,可以由原文或相关素材生发联想,可以围绕文本中心去展开,但“万变不离其宗”,须紧扣文本和试题作答;二是答案具有正反两性的,既可正面答也可反面答,既可肯定也可否定,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开放性试题能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的要求,答案丰富、多元,一般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它不拘泥于一个模式、一种说法、一种表述、一个方面。

常见失误

    1.要点不全,漏掉相应的采分点。

    在很多开放性试题答案中,一般都是按点计分的,少则扣分。如2008年北京卷第18题: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参考答案:“九龙壁”属于小品建筑。它是“宁寿宫”中的一个独立的、但又与整个建筑群相配的小建筑。它起到装点“宁寿宫”的作用。其采分要素应包括“九龙壁”“独立”“相配”“装点”四项。而有的考生漏答了其中之一甚至,因而没能得全分。

    2.偏离主旨,没有踩准关键得分点。

    开放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胡说”。回答开放性试题就像写小作文,也要围绕主旨去展开,不能天马行空,那样即使“洋洋百字”也不可能获得高分。如2008年广西百色卷第24题:请联系上文,谈谈“许多名家往往就是这样成功的”中“这样”的含义,并另举一个名家成功的例子。参考答案:不降低理想的高度,继续为理想努力奋斗。事例可列举:①“两弹”元勋邓稼先执著追求目标,28年如一日,为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②发明家爱迪生不放弃寻找灯丝的试验,他充满信心地说,他没有成功,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找到那种符合要求的材料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等。有的考生虽然答出了正确的“含义”,但是所举的事例与“自信”“目标”“理想”“执著”“拼搏”等毫不相关,举出诸如毛泽东尊敬老师徐特立的例子。这样的答案就不能得全分。

    3.浅尝辄止,没有触及答案的核心。

    答题就像敲鼓一样,一定要敲准鼓心,这样才会响亮,不能只敲在鼓边。如2008年湖南常德卷第17题:文章结尾处,写到刚参加完父亲丧礼的望龙却写不出“奔丧”一词的意思,“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你认为此处的空白仅仅只是试卷上的一处空白吗?你还想到了什么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参考答案:此处的空白显然不仅仅是试卷上的空白,它还喻示了另外两个方面的空白。①亲情的空白,所有亲人的关心只是为了望龙能考出好成绩,这不是一种完整的和真正意义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畸形的亲情。孩子在这样的亲情包围中,会逐渐失去那份纯朴的也是最宝贵的情感。②教育的空白,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视分数为命根,却迷失了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明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个性健康、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有的考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自然也不能得到理想分数。

    4.偏执一端,不能从正反两方面去作答。

    事实上,只要价值取向正确,无论从哪个角度,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视为正确。如2008年湖北宜昌卷第22题:说“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快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请你针对这个人生难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既可以回答:我认为落叶之歌是欢快的歌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之精神亦如此,归根,无怨无悔。也可以从后一方面作答:我认为落叶之歌是离别的眼泪,暂时的离别是为了长久的相守,在泪眼中照见往日的辉煌,映射出未来的繁华。若认为答案只能从前一个方面去答,或认为这两种答案是对立的,则有失偏颇。

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地答好开放性试题,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1.要读懂要求。就是说我们要弄清试题的要求,这是答题的前提。当然这也是回答任何阅读题的必然要求。读懂的标志,一是对试题的题干读清楚了,二是对原文或原材料读明白了,三是对原文或原材料与试题的关系读明确了。

    2.要分析材料。就是说我们要尊重文本,虽说试题答案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答题可以随意胡编乱造,尊重文本自身的规定性是个性化解读的前提。这要求我们在认真领会的基础上确有所悟,然后结合实际准确流畅地表达。

    3.要紧扣材料。在作答时,不能脱离原文回答,所有的分析探究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针对原文的某一方面来谈,可以对从原文摘取的重要语句合理地加以利用,或“加工”或“整合”或“变脸”,最大限度地“踩点得分”;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但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这是得分的要害。

    4.要合理拓展。可整合所有的相关积累,调动过去的经验,比如由文内走向文外,由作品走向自己。当然,拓展一定要适度,不能“无边无际”,天马行空。

    5.要言从己出。就是说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不言不由衷,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1 2 3 下一页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