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随着语文综合素养、综合能力被一再强调,近年来不少备考师生产生了一种错误观点,即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以为这些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不值得为此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一切发展层级的能力均源于此,且不说这样的观点对于夯实语文基础有多么大的害处,单从备考来说,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也会让同学们在考试中付出惨痛代价。回顾2008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卷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各地命题者对基础知识不但没有轻忽,而且对其地位和作用更为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基础类试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反映出教育者对这一重要板块做出的积极探索。总体来看,2008年各地基础类试题的特点

  一、题型题量均有增加,所占试卷比重加大。

  基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特点,而基础知识正是语文工具性的根本所在,各地命题者大多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基础类试题的比重,考查覆盖面广,如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含义、标点、修辞、病句、文化常识等均有涉及,体系也相对完整,题型丰富多样。除此以外,不少地区连续数年对卷面书写赋分,也体现了命题者对于考生语文基础的重视。

  二、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实际运用。

  2008年各地试题中字音、字形、书写的考查命题点仍然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规范书写。试题考查的字词一般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出错的,如“屑”“诣”“谑”等字的正确读音,再如“山清水秀”中的“清”字,“出其不意”中的“其”字,都是字形考查的重点关注对象。

  词语、成语的考查,除去对易错字音、字形的考查之外,已不再要求考生简单解释词语或成语,而是结合具体语句或语段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从考查的内容看,一是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二是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能力;三是考查学生判别词语、成语使用的正误,有的还要求改正错误;四是根据释义将正确词语或成语(多为成语)填入原句中。

  句子的考查同样注重实际运用。语言材料的选用特别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从题型上说,有的要求判别句子正误,有的要求为句子排序,有的要求运用修改符号直接修改病句,有的要求根据给出的句子进行仿写,

  一、注意所积累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知识积累成为无序凌乱的碎片,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而完整的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积累的迅速高效,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解答综合性日益增强的试题。

  二、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同学们平时书写就要力求工整清楚,要注意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增强甄别能力。语音方面要注意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形近误读等考查点,注意语音标注和实际变读的差别,避免因习惯于变读读音而将音调标错。

  三、重视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与运用词语、成语。除了准确记忆词语的音、形、义之外,还要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具体使用环境中的微妙差异。尤其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使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多积累推敲,以此来培养良好的语感。

  四、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的语法来检验语句是否符合语言规则,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连贯得体。要清楚各种修辞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效果,能准确判断具体语境中的修辞方法是否运用恰当。同学们可以试着将以往写过的作文整理一下,看看其中哪些修辞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哪些句子老师指出了表达上的问题,然后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印证一下,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不要单纯机械记忆诗词名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记忆,最好能结合作家和相关文学常识记忆。同时要注重特定情境下的诗句运用,将诗句分类整理,试着结合一些新近发生的热点时事或者所在地区的人文胜迹练习如何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效率,还能增强对诗文名句的运用能力。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