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诵读《蒹葭》,完成1~3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读下面几句诗,解释其中“萋萋”一词。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2.这首诗每章的前两句属于《诗经》民歌的哪种表现手法?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完这节诗,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请将其用散文的语言再现出来。

  (二)诵读《迢迢牵牛星》,完成1~3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中最能传达织女内心痛楚的诗句是:2.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你还知道哪些?3.下列对于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字面是叙写织女的天上愁思,实际却句句在抒发思妇的人间离恨。

  B.“迢迢牵牛星”是说牵牛星很遥远,“皎皎河汉女”是说织女星很明亮,这两句诗分别写出了这两颗星的不同特点。

  C.这首诗闪现着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它将天上的星星赋予生命,使它们具有细腻丰富的感情,读来真切动人。

  D.诗中六个叠音词的运用,既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又自然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1~4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按要求填空。

  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前四句为第一层次,诗人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心远地自偏”这一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B.“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着重写欣赏自然景物时的悠然心情,说明从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中,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C.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物的美好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反映出恬静愉快的心情。

  D.这是一首哲理诗,通过对自己心境的刻画,揭示出了“心远地自偏”这一生活的哲理。

  3.历来论者对陶渊明这首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持有不同见解:有认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有认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你是怎么看的?

  4.以这首诗为例,概括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风格。

  (四)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3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2.送别诗大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的特别之处。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写出了早春景色的特征。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生活哲理。

  2.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根据诗题,这首诗可分作两大层,试指出两层的分界处,并概括层意。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作何解?

  3.发挥想象,描绘下面诗句所展示的意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这首诗中跟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句是哪句?试分析它们的巧妙之处。

  (八)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1~3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个人的境遇。

  3.画线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九)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3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九下)

  1.“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什么?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有人说,这句话后的叹号应移到“俱欢颜”后,“安如山”后应用句号。你同意这种改法吗?说说理由。

  3.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参照“示例”进行描绘。

  【示例】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蛐床头屋漏无干处

  ①

  ②

  (十)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1~3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浊酒蛐一杯蛐家蛐万里

  B.燕然蛐未勒蛐归蛐无计

  C.羌管蛐悠悠蛐霜满蛐地

  D.将军蛐白发蛐征夫蛐泪

  2.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可边防军人没有走,他们坚守在边关。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但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人”包括全体边防将士,将军由于战事的持久和劳苦,发丝都白了;战士们因为久戍边地,也不免流下思乡的泪。

  D.诵读这首词,我们感觉到的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一种悲壮的英雄气概感染着我们,这就是词那对祖国深沉的爱。

  3.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一)阅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完成1、2两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仿照示例写一写。

  要求:(1)指出诗中所写的景物;(2)为这个景物添上色彩;(3)给这个景物添上动感。

  示例:竹→翠竹→翠竹摇曳

  2.这首诗曾引发过一桩诗坛公案。有人质疑,为什么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呢?你同意这一质疑吗?请简要谈谈理由。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这首词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对偶句,试摘出这些句子,体会其音韵和谐之美。(1)(2)(3)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的开头一句写红色的荷花开始凋谢了,素白的竹席也有些凉了,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令已进入深秋。

  B.词人写她划船寻觅大自然的美景,这跟她《如梦令》词中“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的经历和思想完全相同。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说词人一直等到月满西楼时才见到雁行掠过。

  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以花落水流比喻青春易逝,光阴难留。

  3.这首词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很有名,说说它好在哪里。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寒冷的雾气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水面和两岸的沙滩。请你从背过的诗文中再找出一个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2.“指桑骂槐”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色,你能具体说说吗?

  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第一句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的秦淮秋夜图,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如果把“烟笼寒水月笼沙”看作是精彩的画面,那么,“夜泊秦淮”便是边角的题字了。

  C.诗的三、四句是批评歌女们在国事艰危的时候竟然还唱着靡靡之音。

  D.“犹唱”二字,巧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联了起来,意味深长。

  (十四)请分析下面这首咏风诗的写作特点。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十五)读毛泽东写于1935年2月的《忆秦娥·娄山关》,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寥寥七个字,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而“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又为我们勾勒了另一种开阔绚烂的景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现代汉语再现这两个画面中的一个。

上一页  1 2 3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