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1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完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家。他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的意义的。刘向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才犯罪的。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2006年4月22日,有改动)

16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2分)

17请写出一条能够证明“开卷有益”这一观点的名言(文中的除外)。(2分)

18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请说说你是怎样找出这一论点的?(3分)

19将“善读”和“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但从论述的重点看,主要论述的是,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2分)

20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2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扬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1)渔人甚异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老人引杨氏入山()

(4)迫暮,与老人同出()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以塞忠谏之路也

C杨氏谢而从之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忧患

23解释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2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段按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2分)

25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