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四、综合阅读,心灵世界的对话(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请你赏析。

(1)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2分)

(2)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10.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⑴不亦说乎? ⑵李生说之曰⑶学而不厌 ⑷王生益愠1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C. 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不思则罔 B. 可以为师/矣C. 盖/学贵善思 D. 请铭之坐/右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9、(1)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 (2)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10、(1)高兴 (2)劝说 (3)满足 (4)恼怒11、B 12、C 13、(1)(2)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知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希望懂得好的真理。

14、善学者学贵善思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一11题。(11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p

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⑷ 总揽英雄 揽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一15题。(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⑶ 惧其不已也 已:⑷ 无陇断焉 断: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14.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⑴ 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 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⑶ 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15.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一)(11分)

9.(3分)D 10.(4分)

(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11.(4分)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

(二)(12分)

12.(2分)

(1)草木(2)亡,通“无”

(3)停止(4)隔绝13.(4分)

(1)你太不聪明了。(2分)

(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2分)

14.(2分)

(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15.(4分)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一)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 ②长跪而谢之 ▲△ △19、下列句中加△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二)

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2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2分)

秦 穆 公 尝 出 而 亡 其 骏 马 自 往 求 之 见 人 已 杀 其 马 方 共 食 其 肉 . 23、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亡其骏马(死亡) B、是吾骏马也(这)

△ △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 D、遂溃围(冲破)

△ △24、下列句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方共食其肉 即以次饮之酒△ △A、 方七百里 B、 必以分人△ △晋攻秦穆公,围之 此德出而福反也△ △C、 何陋之有 D、 温故而知新△ △25、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2分)

▲(一)18、①撞 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二)22、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2分。划对一处不得分,划对两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 23、A(2分) 24、D(2分) 25、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后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2分。施恩与回报各1分,大致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得分 评卷人

(一)(4分)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