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正文

  (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49-50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9、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51—54题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5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5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十一)品读《天净沙•秋思》,然后回答55—56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5、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5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十二)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7—59题。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57.“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58.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59.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十三)读下面的诗,完成60—64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0、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6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6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6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二十四)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65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5.参照相关,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

  ●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二十五)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66-67题。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6、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6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

  (二十六)读下面的词,完成68-7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8.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6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7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71、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二十七)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72—73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二十八)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74—77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4.解释诗中加点词:

  俄顷:何由彻:

  75.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76.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

  的具体并渲染了特定的;二是烘托出诗人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的伟大胸襟蓄势。

  7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