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文综理综 > 正文
   中考刚刚结束,今年是我省首次在中考命题中实行命审分开制度,有效地建立健全了科学完善的制约机制。近日本报特邀参加今年中考命题、审题的部分专家对命题思想和试题设置进行介绍与分析,力求发挥中考的正确导向作用,推进我省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并且对今后考生应试进行指导。

  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理念和省教育厅中考文件以及《河北省2006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的要求,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两套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试卷长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当;阅读材料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试题设置科学,指向明确,既能体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又能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突破。

  一、新增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为了引领语文教学,有必要在考试中体现这一内容。为此,试卷中侧重考查了学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能力以及听和读写能力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发展水平。

  第3题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试题。新课改和新教材都突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课改区语文教学与非课改区语文教学的区别之一。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活动能力,据此,命题组成员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专题栏目“永远的丰碑”出了这样三道试题

  ①理解“永远的丰碑”的含义。

  ②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这道题是一个创新:首先,考查的形式和视角新颖。它不是常见的假设情境,“请君入瓮”的考查形式,也不是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的语文现象的分析和整理,而是人们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事件的分析、理解、感悟。其次,它贴近生活。《新闻联播》是家喻户晓的节目,又正值晚饭时播出,考生在家中不经意间接受了这个信息。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感。再次,尝试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有利于考查学生接收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学生人格养成的角度来看,这道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创新方面,第一部分的第4题也是典型的例子。它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试题。这道试题出了两道小题

  ①填写《名人传》的和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②概述《名人传》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该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今后的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与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有一定的突破。

  二、现代文阅读材料突破“老三篇”

  现代文阅读材料,由2000年以来每年考查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篇文章改为考查说明文、记叙文两篇文章。这样,减少了学生考场上的阅读量,增加了思维空间,更能客观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明文阅读,命题专家选取了事物性说明文《二维条形码》。选取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其语言通俗自然,不枯燥,解说明白晓畅,不深奥,有现实生活的事例可供联想,有学习生活的影子可作参照。1000字左右的文章,把“二维条形码”的、今天和明天说得很透彻,能启迪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热情,发展思维能力。同时,因为选文条理清楚,语言精要,有一定的文采,所以学生解答时不至于有厌烦疲倦的情绪冲撞。

  记叙文阅读部分,命题专家选取了一篇记事的《我看到了一条河》。这篇文章语言通俗顺畅,事件典型有力,主旨明确集中,词句规范,题点丰富,篇幅适当(1300字左右)。文章表现了“我”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寻找挑战的品质,也表现了“我”永不服输、独立进取的“无畏”精神,特别是父母所运用的教育方式有点独特新奇,有点冒险极端,更使得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自我”与文“我”的比照中,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熏陶,感受到中西子女教育的差异,从而促进“自我”进一步成长成熟,引导学生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对意识形态内容的客观认识,提高辩证分析和个性评价的能力。

  考虑到现代文阅读是学生仅次于作文而失分的一个部分,又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性、基础性,专家在试题命制过程中,兼顾了基础性与发展性、旧题式与新题式的结合。

  现代文阅读的拟题,在总体感觉上是顺畅自然的,做到了既紧扣选文,又辐射课内外。如第18题,一改以往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而以考查运用相关词语的表达作用取代,这似乎不合文体要求,实则因为它还涉及到了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因而是有一定区分度的。

  在拟题过程中,命题专家主要的考虑有两点:首先,这是一份初中生语文学科的结业性考试,要求试题本身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如常用到的字(形、意),日常容易出现的语病,捕捉比较浅显的选文信息,理解分析比较低层次的选文内容,这些是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到分数的试题,也是以往题点所涉及的常规性试题,命题者予以保留,而没有回避。

  如:说明文阅读的第11题,是给汉字加注拼音;记叙文阅读的第19题,是写出相应的汉字;第12题考查用词不当的语病,也可以说是变相考查词语搭配习惯的问题。选文里“改进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与“改进”一词经常搭配的是“方法”、“工作”,与“改善”一词经常搭配的则是“生活”、“环境”。这样考是在引导平时教学要注重基础,要注意平时语言表达在同义、近义上的辨析,注意语言的规范准确。

  再如第14题,二维条形码与一维条形码相比,有哪些进步?如果学生阅读时稍加注意,便可发现选文中的提示性语句:(二维条形码)与“一维条形码的区别是”这样的题属于浅显的低层次的内容解析,也是简单的题干与答案的直接对应,学生容易得分。

  其次,这份试卷又是初中生语文学科的升学试题,要求试题本身得有一定数量的“爬坡题”,即语文素养厚重的学生能够凸显出来,成绩中等的学生正常发挥也能取得分数,而学业差等的学生则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分数距离。这样的题,一是结合平时教学,关注语言训练。如第23题,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两个句子,表面上达意比较一致,但效果却差异明显,①句写学会游泳的喜悦心情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同时在语言上显得委婉,朗读上感到舒缓。这样的理由恐怕并不是学业差等的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二是结合平时写作教学,人物评价鉴赏等,关注文章思路构想、事件发展脉络等。如第13题,主要说明二维条形码,为什么要先说一维条形码?学生大部分会答二维条形码以一维条形码为基础,而答出“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二维条形码”的,则不会是大多数。又如第25题,评价文章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学生大部分会答出“可取”或“不可取”的理由,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这种方式的,则是少数学生。这样的题,较好地体现了试题在难易比例上的把握。

  三、文言文考查自主鉴赏水平

  近几年来,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基本框定在文学常识、解词、译句、默写、理解文意这一窠臼中。今年我省的文言文阅读既考虑到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在题点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重视朗读能力的考查。

  如第5题,要求标出句子的朗读节奏。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在文言文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2.另辟蹊径,考查考生的自主鉴赏水平。

  如第9题,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这种命题形式打破了以往由命题者规定内容,考生被动“欣赏”的局面,给了考生阅读的自主权。

  3.将读写有机融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如第10题要求考生结合选文的阅读,写一则“小石潭简介”的文字。答这个题目,考生需要对文段总体把握,归纳主要信息,然后付诸笔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题目新就新在它既考查了考生读的水平,又考查了考生写的能力。把读和写有机融合,集于一题,这在我省近年来文言文命题中是比较少见的。可以说,这个题目是今年文言文考查中最大的亮点。

  四、作文真正淡化文体

  今年以“财富”为话题,在“提示”上从物质到精神列举了“金钱是财富”“信誉是财富”等九个方面,且以省略号代替其他可为财富的内容,为学生开阔思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在“要求”上我省第一次取消了对诗歌、戏剧的限制。这样,今年的作文真正落实了“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的作文命题原则。

  总之,今年的语文试卷是我省自2000年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在内容、形式与要求上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有了多方面的突破,这无论在评价功能上,还是在教学引领上,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