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江苏 > 正文

一、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
考试目标是:注意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考查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是否开始形成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引导学生今后继续注意学习和品德的自觉发展与提高,并引领教师改进今后教学,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为此,应注意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素养,考量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分析理解和认识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成长过程应当关心并能够理解的现实问题、相关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以及评价社会领域中有关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意义的能力,同时还应强调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部分题目注意体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考查能力要求是:

1.再认或再现所学知识的基本、核心概念与结论。

2.理解相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4.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正确地自我评价。

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7.体现学以致用,引领有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与过程中力求创新的导向。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应简约、合理,根据学科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试卷阅读量要控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注意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
试题的表述形式应规范,使用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图文匹配,插图准确。不出偏题、怪题,尽量少出纯记忆性试题。

1.答卷方式:开卷、笔试。考试时所带资料不加限制。

2.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别占40%和60%。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含组合式选择);非选择题包括简答、辨析、分析说明等。试题难易比例:难题、中等难度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大体为1:2:7。

3.组卷:试题排列为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全卷中以热点及其他实际问题为材料载体,以及考查知识跨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将在50%以上,并注意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

三、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遵循教育部所明确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诊断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既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也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力求客观、公正地考量评价所学书本知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思想觉悟的提高情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情况,以及包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合作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等个体能力的培养提高情况,引导学生在今后继续注意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交流,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倡导灵活多样的开放式考试方法,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可能组织或者参与的演讲、辩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试题,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是否能够学以致用,以及运用过程中的表现效果及其能否创新等。

试题所涉及的材料,设置的情境及设计的问题等,根据学生成长要求、阅历实际和认知特点,结合当代社会重大时事政治及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筛选确定。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需要编制的试题的具体类型,以及不同题目量的比例。注意联系当今社会实际,在论述题等主观题中设计问题情境,测量有关书本知识的学习结果。
  某些类型的思考题和题干示例:
  ——比较:

描述……和……的相似与不同
比较以下两种方法

——因果关系: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正当化:

你喜欢下面哪一个选项,为什么?
请解释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总结:

请陈述……中的关键内容
请简单总结……的内容

——归纳:

请对下面的信息进行有效归纳
请说出能够解释下面现象的原理

——推理:

根据已有事实,当……的时候,什么最有可能发生?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社会实际,当事人最有可能对下面哪一件事情作出反应?

——解释:

在上述进程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指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服:

写一封信给校长,让他(她)同意你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为什么学生报纸无须经过教师同意就可以决定其出版内容?

——归类:

请根据……将下面的项目分类。
下面这些项目有什么共同之处?

——创造:

请列出你能想到的尽可能多的……
请讲一个故事,说明如果……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应用:

使用……原理作为指导,请描述你会怎样解决下面的问题。
请描述一个场景说明了……的原理

——分析:

请写出下面段落中的推理错误。
请列出并且描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综合:

描述一个能证实……的方案。
写出一个组织良好的报告以说明……

——评价:

描述……的优势与劣势。
使用给定的标准,写出对……的评价。

四、考查的知识范围

“《思想品德》考查知识范围”制定依据是:国家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及一年来的重大时事政治[截止时间为2007年5月底]。有关教材知识要点内容包括本届学生所学各册教科书的相关主干知识要点。

本“考查知识范围”明确的要求应是确定初中学生毕业考查目标的基本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注意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以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确保既定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复习讲义,将于2007年4月初编发[2007年4-5月份的时事政治由各学校自行收集整理]。平时的时事政策教育,应按原省教委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关规定,以《时事》杂志(《时事报告》中学生版)及《半月谈》等报刊为依据组织实施。

  列入泰州市2007年中考《思想品德》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

  七年级
  1.集体荣誉
  2.完善自我
  3.孝敬父母
  4.新型的师生关系
  5.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6.自强自立
  7.法律的含义、特征
  8.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
  9.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0.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11.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2.我国刑罚的种类
  13.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14.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八年级
  15.自尊自信,克服自卑自负虚荣
  16.明辨是非,做有良知的人,与人为善
  17.做有责任感的人
  18.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19.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20.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
  21.正确看待生活的竞争与合作
  2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公民的含义
  2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5.依法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
  2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7.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8.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9.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30.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31.道德规范和正义
  32.做有正义感的人
  33.负责任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意义
  34.不负责任带来的严重后果
   35.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九年级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时间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42.科学发展观
  43.科教兴国战略
  44.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5.可持续发展战略
  46.“四个尊重”的方针
  47.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4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0.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5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
  52.“三个代表”的含义
  53.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54.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
  55.依法治国
  56.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7.评价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
  58.先进文化的方向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60.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6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63.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64.当今时代的主题
  65.经济全球化
  66.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67.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8.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6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0.我国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
  7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4.时代精神的核心
  75.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76.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77.青少年如何落实爱国的行动
  7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79.艰苦奋斗
  80.适应新时代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