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6日是我市中考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我市5万多初中毕业生如何合理填报自己升学志愿?昨日市招考办负责人,请其有针对性地解答考生及家长关注的若干问题。
最多可填三批35个学校
晶报:学校志愿最多报几个?
市招考办:每个学生最多可填三批35个学校(含普高、中职类)志愿。如第一批录取的普通高中学校共有93个学校(编码)可供选填,每个学生最多可填8个学校志愿编码(含择校)。每个编码代表一个学校的招生计划。如深圳实验学校有高中部(8031102)和中学部(8031105)两个代码,均属公办,但办学地点不同,录取时会分别划出分数线。再如:福田中学、梅林中学、益田中学等部分学校有(一)、(二)两个代码,其中(一)只招A类(深圳户籍)考生,(二)招D类(非深户)考生。宝安中学(8031601)从原来只面向宝安区内招生,今年首次扩大到面向全市招A、C类(非深户但属于受政府特殊政策照顾人员子女)考生。再者,正取生与择校生的代码也不同,录取分数线也可能不同。考生一定要选准代码。
分数优先按志愿顺序投档
晶报:深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如何投档?
市招考办:在同批次学校中,体现成绩优先原则。录取按照“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的原则投档,通俗概括为二句话“第一到第八(即第一批可报一至八个志愿),哪个上线就录它。八个上线看顺序,谁排前面先录谁。”所以,任何学校不会拒录非第一志愿考生。
具体投档办法是: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投档。对某一考生来说,由计算机对其在同一批所填报的学校志愿依次检索。例如对其第一批的第1至第8个志愿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第1个志愿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该批的第2个志愿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志愿学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即向该高中学校投档,投档后由高中学校录取。如果检索完该批的第8个志愿,都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该考生则转入下一批学校,按成绩参加投档。如果某考生的成绩同时达到了所填报的第1、2、3个志愿的分数线,则该生将被其第1个志愿学校先录取,不能要求跳转到第2或第3个志愿的学校。
不会有“非第一志愿不录”
晶报:非第一志愿是否影响录取?例如一个考生第五志愿报某高中,他的同学第一志愿也报这所中学。在两人都上了该校分数线的情况下,是不是第一志愿考生被某中学录取的几率更大,更优先?
市招考办:在这个例子中,报某高中第五志愿的同学当时如未被录取,则可与报第一志愿的同学同时出档,而同样被录取。再如,甲、乙两位考生填报同一所学校,甲考生将学校填在第一志愿,而乙考生将该学校填在第四志愿。两人考后分数相同,都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则两位考生都应该能被这所学校录取。当然,乙考生有可能不录取在该校,其原因是他第一、二、三志愿中某学校录取线低于第四志愿的录取分数线,他已经按所报顺序先被某学校录取了。所以说高中录取是按志愿顺序、分数优先投档原则。任何学校不会拒录非第一志愿考生。个别学校“非第一志愿不录”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某些学校择校生分数线高
晶报:深圳高中择校生是如何被录取的?
市招考办:按市教育局文件规定,我市每年都把公办高中择校生统一纳入高中招生计划中,严格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规定。招收择校生的分数线、比例和收费标准要向社会公示。在几年来的录取中,因许多公办高中学校正取生不招暂住户口的,而择校生可招部分符合“1+5”文件精神规定的暂住户口考生,但由于择校生名额所限,户籍类型为A、C、D的考生报的人又多,会导致某些学校的择校分数线高于正取生。另外,择校志愿由于是中考志愿中的一部分,凡有意选报择校的考生,均须填报择校志愿编码,才能参加录取。
中考学校志愿也要“梯度”
晶报:填报志愿要注意“梯度”吗?
市招考办:由于中招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即计算机将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出顺序,再依序按照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用通俗的话说,是按分数顺序,一个人一个人地进行录取,所以不会出现“上一个志愿未被录取,会影响下一个志愿录取”的问题。因此,第一志愿可报与自己平时的水平相对或稍高一点的学校,下一个志愿要比平时水平报得稍低一点,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这样,考生在考试中一旦超常发挥或出现失常时,不至于因未报自认为不可能去的学校而遗憾。考生应当把自己喜欢的学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顺序,做到每一批,每一个志愿都有用,以增加录取机会。
勿简单参照往年分数线
晶报: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参考价值有多大?
市招考办: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该校招生计划及符合其招生范围的报考人数,从高分至低分划定的。由于每年受学校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和范围、报志愿人数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分数线会有所变化。因此,建议考生既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更结合本身条件,如户籍类别、平时成绩等因素来选报志愿。不要简单把往年录取分数线“对号入座”,而只报某一批或限于几个普高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