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李光明
“刚开始父母叫我‘大队书记’,但是为群众实打实干了一年事以后,自己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就感,也让父母刮目相看。”安徽大学(招生办)历史文化研究系研究生,现任安徽省新站区瑶海社居委副主任的贾旭东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前参加了新站区“村官助理”招聘,通过激烈的竞争走上工作岗位。
近日,新站区第二轮面向高校定向招聘再次掀起毕业生追捧。与去年招聘应届本科生不同的是,此次招聘标准有点“硬”,应聘者不仅必须是2013届研究生,还要求实习半年合格后才能留任。虽然没有正式“身份”,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仍有189名研究生对30个名额“虎视眈眈”。
人才机构
300多名研究生角逐30个岗位
30个村委会和社居委主任助理的实习岗位,合格留任年薪不低于8万元。这是新站区此次招聘开出的诱人待遇。11月17日,189名研究生奔着这些岗位,走进了面试考点。
新站区劳动局人事处职员盛丽丽告诉记者,此次招聘报名者必须是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在内五所大学应届毕业研究生,专业涉及包括了法律类、经济与管理类、规划园林及工民建类,年龄也必须在35周岁以下。
即使门槛很高,此次招聘仍吸引300多名研究生跃跃欲试。但经过资格审查,最终只有189名考生有幸“一较高下”。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原来农村管理队伍组成年龄较大,知识结构偏低,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注入年轻、有文化、有激情的血液,均衡管理结构。”盛丽丽说,应届生可以借实习机会接触一下社会,在基层得到全面锻炼。
盛丽丽也坦言,之所以有大量求职者竞争,与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就业形势也不乐观也有关系。
“去年竞争更激烈。”盛丽丽说,当时面向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12所名校定点招聘3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光合肥报名就有1600多人。可贵的是,这批大学生进入基层后迅速进入角色,干劲十足。其中一部分人因为表现优异,已经进入村居领导岗位。
村居助理
“大队书记”好好干很有成就感
贾旭东就是从“村官助理”走上领导岗位中的一员。
2011年6月,贾旭东参加了新站区人才招聘计划,经过“过关斩将”后迎来自己第一份基层工作,即东站社居委主任助理,负责社会救助方面的工作。刚上任,贾东旭就将辖区内23户低保户大病救助全部走访一遍,帮助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办理申请,还将不符合条件的“水分”挤了出去,提高了申请效率,也降低了申请成本。
“刚开始群众对我的工作是持观望态度,后来逐渐转为认同,现在路上碰见远远地就会和我打招呼。”贾旭东说着声音中透露出喜悦,“我本身是学历史文化研究的,研究儒家‘仁者爱人’,这点让我在基层工作和容易与群众拉近关系,还可以将学到的文化理论适用于工作,为群众实实在在办点事。”
说起当时的选择,贾旭东说因为当年就业形势非常低,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许多同学后来也转了行,自己觉得这份工作能锻炼人,又能学以致用,就来试试。虽然刚开始有些后悔,自己一个重点大学研究生还被父母称作“大队书记”,但是这份工作真的能为群众办点事,每次社区群众亲切地和自己打招呼,收到群众表示感谢的打油诗,自己都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在校学生
多数研究生感兴趣在于寻找踏板
如今距离第一批“村官助理”到岗已经一年了。据了解,这一年中,只有一名应聘者考取外地工作离开,其余37名毕业生仍坚守在岗位上。
“基层就是市场,基层多是机会,给一个支点就能翘起人生事业。”贾旭东信心满满地说,虽然是聘用制,没有所谓的“身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自己坚守岗位,把工作做好。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高校研究生,他们纷纷表示对这样的基层工作很感兴趣。但与贾旭东态度不同的是,他们普遍表示会把这份工作作为跳板。
“如果能去做‘村官’,也是很不错的。可以工作积累经验,为以后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做准备。”安徽某高校研二学生小菲告诉记者,现在研究生扩招,毕业后文凭并不“值钱”,自己有同学研一考上公务员就退学了。
江苏某知名学府应届研究生小王表示,这份工作吸引自己的重要原因是年薪8万元,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算是非常高的薪资水平。至于会不会长久干下去,要看自己事业的发展前景。
专家看法
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多途径疏导
“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持续了约十年。随着大学扩招,积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像是村官或是村官助理这样的工作,国家会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对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安徽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吴树新告诉记者。
吴树新同时指出,用高薪资吸引人才,是一种暂时性的做法。很多人会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想通过这个平台走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金融业岗位大有人在。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才就业进行分流,建立起长效用人机制。
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初次就业率达到78%。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80万,而且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难以及资源不均衡等现象日益凸显。对此,吴树新指出,从大学生的方面来说,亟需转变就业观念,不能盲目地唯公务员论,找工作应该要能学以致用,激发自身对岗位的热情,彰显价值。
从国家及政府的角度,需要创新机制将人才分流。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职位分流,对城市、农村人才需求分流,防止出现“千军万马过大桥”的局面。
同时,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忽视。“随着城镇工业化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技术型人才。这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在体制上进行变革。”吴树新说,要解决高等教育学院盲目扩招,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口,与高职院校生源紧张,长期“吃不饱”之间的矛盾,调整专业人才与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合理配置生源,让就业多元化的同时更具针对性,促进人才的健康、高效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