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提出后,该不该给公务员涨工资更是成为各大媒体与网络论坛热炒的舆论焦点。
不同于网络谣传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好的离谱,媒体和公众对于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寻根究底式的追问和调查,尽管存在偏激和误解,让少数借着公务员之名炫耀地位财富的“伪公务员”牵着舆论的鼻子,不但玷污了公务员的形象,更让广大工作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基层公务员无辜“躺枪”。但正是这样无休止的争议才出乎意料的将基层公务员的苦衷间接说出来,让公众看到了公务员的现实处境,并非人人羡慕,而多少有一些尴尬和无奈。
暂且不提绝大部分公务员是科级以下的办事员、科员这样的低职位,不要说贪污受贿,捞什么“油水”,即便他们有这个胆,也没那个权。舆论难免以讹传讹,过于偏激,将少数腐败份子的丑恶形象加在了普遍公务员身上,实在不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一则反腐让公众对于公务员权力腐败日益仇视,对于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的误解更为严重,公务员从人人尊敬的职业变成了难言之耻。二则随着中央正风肃纪系列铁规严令出台和在各地的贯彻实行,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的出台落实以来,官场上那种可以随意公款吃喝、旅游,出行讲排场的日子被彻底终结,当然对于普遍基层公务员来说,也没什么机会公款消费。但明令严规之下,各地在落实大中,难免操之过急,在规范和清理各类福利时,难免“一刀切”,让正当福利也取消,对于基本靠工资生活的基层公务员来说,无疑 “雪上加霜”。北京中公教育
此次调涨,官方透露除了扣除交养老保险成本月人均涨300外,还将在工资待遇上向基层倾斜,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这一明确信号无疑是对基层公务员继续扎根基层的激励。事实上,这也是公务员工资制度日趋公平的体现。
但是公务员工资改革不能止于单纯的涨薪,还需照顾到公众的情绪,确保政策的制度化、公开化、机制化,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保障公务员的待遇,能够活得有尊严。其次,还需兼顾到地区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生活条件的差异,在工资福利待遇上适度向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区的公务员倾斜。再次,让公务员工资增长制度化,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相适应,建立更具激励性的工资制度。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