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申论热点 > 国家 > 正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拆报刊亭

来源:中公教育 2014-08-27 15:04:38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拆报刊亭”供考生进行参考,提前备考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背景链接】

  近来,北京有关部门对报刊亭开展集中整治,从2014年7月31日起,北京市朝阳区CBD国贸、大望路一带已有72家报刊亭,因涉嫌“影响市容”而被街道办事处与建外城管部门拆除。中午口头通知,深夜就来人拆除,没有给亭主出示任何文件依据,也没有说明缘由。引起广泛关注。

  强拆报刊亭的事件最近几年屡屡发生。当我们走进一座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而路边的报刊亭,往往便是打破沉闷的因素。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是特意去买报纸,可能只是碰巧路过报刊亭、等车或者换个零钱,甚至是下雨时躲个雨,迷路时问个路,顺便买份书报看看,都能感受到一种温馨。

  然而在多重原因下,报刊亭成了城市规划的牺牲品。将城市想象为“艺术品”,过于追求整齐划一,精致好看,这种城市美学,带来的后果注定如简·雅各布斯所言:“把追求事物的外表作为首要或主要的内容,除了制造麻烦,别的什么也做不成”。

  如果说下水道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良心,那报刊亭就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唱诗班”。对一座城市而言,报刊亭既是文化地标,也是文明接口,甚至成为城市记忆的组成部分。从市民角度看,报刊亭既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满足了很多人的阅读需求,还可以承担义务指路、便利饮食、街头监控等角色。

  即便是在西方国家,报刊亭也都屹立在大街小巷,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座城市,需要整洁靓丽的外表,也需要文化内涵的衬托,需要市民文化品味的凸显。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涵养,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财富。诚然,科技的进步让阅读不再局限于纸面上,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无法取代纸质阅读所带来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而言,街头报刊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给市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韵味。

  偌大的城市,为何容不下几个报刊亭,仔细分析,根源就在于城市管理者缺乏管理思维,陷入了管理死胡同。城市的发展,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固然重要,干净整洁的环境也必不可少,但缺乏了文化意蕴的城市并不是成功的范本。毋庸讳言,某些报刊亭确实存在跨范围经营、脏乱差等情况,问题导向下的整顿,本无可厚非,毕竟报刊亭也是城市治理的一个子项。但即便如此,也不应以拆代管。对于街头的报刊亭,还是切忌“赶尽杀绝”,不要因此而灼痛了整座城市的文化品味。

  [措施]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法做好管理和服务。一些报刊亭确实存在违章占道、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恰恰说明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没有做到位,其实只要城市管理者潜下心来做好服务,报刊亭在城市中并非很“多余”,在城市生活中它也将会发挥不可轻视的功能。

  二是城市管理决策要科学,要考虑市民意见。一位哲人说过:“泼洗澡水,不能把小孩也泼掉。”对于报刊亭的管理当然必不可少,问题在于,管理要提前征询一下民意,不要“一刀切”,既要便利市民的生活,也要考虑到经营者的生存问题。

  三是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推动政府管理社会向政府治理社会的转变,在具体的事务中依法行政,尊重关联的权益与权利,实现善治。

  四是经营者要依法经营。报刊亭经营者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严禁私搭乱建、违章乱建等问题行为,主动维护城市整洁和城市秩序。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微信十条

  2015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理性看待大学"豪华寝室"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如何看待"人人快递"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责编: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