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根据“给定资料2~3”,概括当前我国在粮食方面所面临的挑战。(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
本题的作答对象是“我国粮食方面”;作答任务是“概括当前我国粮食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一词提醒考生,要重点关注与粮食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材料;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2~3”;作答要求一是全面、准确,二是有条理,这点要求考生必须高度注意,三是语句精练,这是与其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相对应的。
【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在粮食方面遭遇三大挑战:
一是粮食供需矛盾。粮食供给的增长难追消费的增长,而粮食价格失控上涨将使国家消费进入动荡状态。
二是土地失控。城镇、工业化过程中侵占土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挑战。
三是土地撂荒严重。农村劳动力缺乏、生产积极性弱,谁来种地成严峻问题。
2.根据“给定资料4”,简要分析我国土地撂荒现象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是简要分析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注意作答条件,本题要求答案要“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同时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2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一共有6个自然段,包含要点部分为第2~6段,主要是通过代表们的讨论形式给出。
第2~4段主要通过代表发言讲述出了劳动力短缺造成土地撂荒。第2段,主要表述农村的年轻人多进城务工,不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第3段,农村种地主要依靠妇女、儿童、老人,从事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力不从心。第4段,表述了农村思想观念的问题,从事农业劳动辛苦且不受尊重。
第5段讲述的是土地经济收益较低的问题,土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回收慢,回收价钱低;进城务工收入远远超过种地的收入。
第6段讲述的是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不到位,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作答要点提炼出来以后,要形成最终的答案还需要我们对要点进行加工整合。针对上面提炼出来的要点,我们可以根据其类别加以归类。因为要点中各个要点是并列的关系,所以,本题的答案也可以按照并列的形式将答案一一列出即可。
【参考答案】
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不想种地。受思想观念影响,农村人认为种地过于辛苦且不受尊重,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土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回收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远远超过种地的收益。
二是种不好地。农村现有劳动力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力不从心。
三是不会种地。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不到位,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年轻人离土地较远,不在生产一线,不会种地。
3.假如“给定资料6”中的乡党委石书记准备向县政府报告杨村发生的事情,请你结合“给定资料6”,为他草拟一份汇报提纲(25分)
要求:(1)定位准确,有针对性;
(2)内容全面,层次清晰;
(3)对策建议具体有效;
(4)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作答此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答所参考的资料范围为“给定资料6”;2.作答身份及汇报对象分别是乡党委书记和县政府,由下级向上级机关进行汇报;3.作答内容及方式是草拟一份关于报告杨村发生的事情和乡里解决措施的汇报提纲;4. 作答要求需注意有层次、有针对性,无格式要求,字数在400字以内。
阅读资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6”提到了农业开发项目在施行中受阻,被占地村民与村主任各执一词的情况,并借乡党委书记之口提到该项目其实是一项惠民项目。那么,考生需要分析,为什么惠民项目没有得到全部村民的配合呢?这是我们作答此题的突破口。
首先,资料提到村民“询问青苗补偿费和占用土地补偿费,但均被告知申请补偿没有政策依据”,由此可知,项目没有得到配合是因为部分被占地村民的利益受损。其次,关于项目没有征地补偿,有村民认为村委会没有提前“开会给村民介绍清楚”,并声称,“根本不知道村上到底要搞什么项目”,而村主任则表示这种说法毫无道理,这种各执一词的情况说明了在项目实施前,村委会关于项目本身及征地补偿没有对村民进行充分地宣传与沟通;最后,乡党委书记提到,有村民因迷信说法而反对征地。
分析完事件发生的原因后,考生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根据上文,措施应主要从加强沟通、宣传,广泛筹集资金、补偿受损农户利益,破除迷信说法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为保证作答完整性及文章内容的适当升华,考生还需总结出,此次事件当前应做好善后工作以保证群众利益及项目的顺利施行,同时,对此次事件发生所带来反思,应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此题无须考虑行文格式,因此,考生通过分析材料及对要点的加工、梳理,由事件概述—原因分析—对策措施—总结反思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关于杨村惠农项目事件的汇报
2008年,我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这项惠农项目试运行时效果良好,今年拓展到杨村等六个村子。但是,最近该项目在杨村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村民不配合的情况。
村民不配合该项目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项目实施前,关于征地补偿问题对村民沟通、宣传不到位;二是该项目没有关于青苗补偿费和占用土地补偿费的政策依据,伤及部分人的利益;三是部分村民认为项目建设用地破坏其风水。
针对此事,我乡采取了以下解决措施:一是深入到农户中间讲解相关政策,使其实实在在地了解项目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和组织动员的工作;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补贴、乡村集体财政配套预算以及以物折资的村民自筹资金的方式给予利益受损的农户适当补偿;三是加强科学宣传,破除迷信说法。
乡政府已经组织人员与村民沟通、协调,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坚决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今后会以此为鉴,更加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4.“给定资料3”中提到“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写作思路】
本题没有限定文体和题目,属于自由命题作文。但是,题目中规定了文章的切入点,即“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这句话,因此,文章要深入探究这句话的含义,以此引出文章的主题。
给定资料中蕴含着很多有用的信息,为我们确定文章立意角度、展开行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给定资料”中着重说明了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里既有农业研究机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也有农业科技下乡困难;列举了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工业开发的对比,通过阐述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彰显了我国初级农产品缺乏附加值导致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还向我们提供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一个良好措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表达了当前政府在指导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重管理指令轻民众意见的问题。
通观给定资料,可以根据资料中揭示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本题题目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形容农业生产,那么我们可以将农业发展的困局看着“鸡肋”,采用“解决问题型”结构:开头通过讲述“鸡肋”的来源,引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进而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总论点;主体部分从土地流转、政府决策和科技应用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农业生产困局的措施;结尾点明农业生产的的重要意义及当前困局的影响,重申总论点,收束全文。
此外,本题资料中蕴含的问题、措施很多,如:农民社会地位问题、农业生产的榜样措施等,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积累,选取相应内容,或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生产问题的原因、影响写成“评论型”结构的文章。
【参考例文】
以转型之剑 破“鸡肋”困局
三国时期,曹刘争霸汉中,刘备因险拒守,令曹操进退失据,曹操遂以“鸡肋”比喻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天我国农业生产同样也处在如此尴尬的境地,农业生产的微薄收入,令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若因此放弃农业发展,势必导致社会不稳。2013年在博鳌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了“亚洲发展需要乘势而上、转型升级”的战略思想,正为我国如何破解农业发展的局面指明了方向。
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依靠一家一户的传统模式,农业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应用可谓“凤毛麟角”,初级产品的低附加值则令农业收入长期低企,而“打工潮”的兴起,更让土地抛荒问题日趋严重。为此,我们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益,以此拉动人民生活水平。用转型升级的利剑,斩破我国农业生产的“鸡肋”困局。
斩破“鸡肋”困局,需用转型升级“联合剑”。 能用众力,无敌于天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家庭模式,令产业成本居高不下,而进城务工的兴起,则令很多优质良田抛荒废弃。为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广泛施行,联合地区农户集体生产,并引入下游加工、销售企业,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新网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依靠农民土地使用权占有比例分配盈利,保证土地高效生产,破解抛荒难题。
斩破“鸡肋”困局,需用转型升级“决策剑”。 能用众智,无畏于圣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问题,但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总想主导农业开发,本意“惠民”的建设之举却反招“民怨”。在新的时代中,政府的执政思想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将以往微观管理的决策思路改变为当前宏观引导的手法,利用政府自身优势,为村民提供产业相关信息,广泛开展农业建设听证活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用众人的智慧保证发展的方向。
斩破“鸡肋”困局,需用转型升级“科技剑”。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政府农业科技下乡的活动开展艰难,而农业科技的利用却乏善可陈,农产品产量、质量难获提高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人们。为此,政府应在农业生产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之间“架桥铺路”,通过开通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农业科研院所能够凭借自身的科研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同时,农业生产企业则要用盈利支持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最终促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并驾齐驱”。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农业生产事关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事关我国土地利用合理开发,事关经济发展大步向前。当前农业发展困局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有碍于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步伐。为此,政府需严格遵守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铸就转型利剑,才能最终斩破当前农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困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