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材料4
《中国运河文化史》一书中写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随着运河的南北大贯通和迅速开发,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与繁荣,这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运河最本质的功能是沟通,大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是在沟通和交流中形成的包容开放的精神底蕴。
对中国来说,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更是文化线路和中国民族大融合的见证。从隋唐到元明清到近现代,“大一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格局的主流,这多少有赖于大运河的文化融合作用。大运河在实现物资交换和人员交流的同时,大大削去了地域文化的不平衡,弱化了大疆域、多民族的文化冲突。以大运河为轴,就南北向而言,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楚文化、越文化得以兼容并包;就东西向而言,巴蜀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及三晋文化等得以互相融合。
大运河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学艺术的传播增进了交流。典型的例子就是“国粹”京剧的形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嘉庆、道光年间又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逐渐接受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发展形成这一独特剧种。后来京剧的传播又远远超出了北京一城一地,在大运河沿线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大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地相互改变。康熙时期组织编纂《全唐诗》,沿运河两岸搜集资料,编好后走运河到杭州印刷,印好后再运回北京;沧州人纪晓岚前往福建汀州任主考官,他就把河北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讲给闽人听。正是在这样的南北融合、东西交汇的过程中,大运河沿线乃至更广大范围内的全体中国人磨合出了相通的伦理道德和情感性格等。
材料5
浙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大运河浙江段的河道长度、遗产点段数量、遗产区面积等都在“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共有11个河段280多千米河道,13处遗产点和18个遗产要素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大运河沿线的杭州运河元宵灯会、宁波妈祖信仰、湖州含山轧蚕花、嘉兴三塔踏白船、绍兴背纤号子,以及湖笔制作、黄酒酿造等传统技艺也得到了持续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大运河浙江段流经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5市的20多个区县,沿线与运河的建设、交通、商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且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保存完好的运河城镇有22个,运河村落有3处。这些城镇、村落不仅保存了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城乡历史文化聚落,如城墙、城门、历史街区、建筑群落等,而且保护传承了珍贵的运河文化,其中多个已纳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以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延续。
浙江省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大运河浙江段的遗产资源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为运河文化带建设打下了基础。为了加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出台了全国首部运河保护条例《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成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浙江城市协作体,探索建立沿线城市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的体制机制。自2016年起,每年在杭州举办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在运河环境风貌的保护和整治方面,浙江严格管控大运河沿线各市、县的城镇建设项目,积极开展运河沿线城镇、乡村航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展现运河两岸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结合“五水共治”工程的推进,运河沿线地方政府认真落实保护管理责任,采取了截污纳管、工业污染整治、农村农业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整治等措施,运河水质全面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打响东方文化特色品牌,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同时要发挥运河、西湖“双世遗”综合带动效应,沿河沿湖高端商务带要以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商贸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为特色,建成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带。
材料6
运河兴,则城市兴。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大运河一直在滋养着两岸城市走向未来,而两岸的城市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着如何与身边的大运河和谐相处。
近年来,扬州对大运河环境的综合整治陆续展开,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大运河逐渐重现当年的清水碧波。由于运输功能转到了城外的新河道,大运河上已无当年舟楫纵横的繁忙景象,但游船点点,碧波涟涟,“运河之城”的水韵气质依然令人流连。扬州市还启动了以运河保护为重点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在沿河的邵伯湖等湖泊实施退渔还湖、退养还湖工程,总计还湖面积达到15万亩。
在山东枣庄,大运河船舶污染治理正在大力推进,船舶按照要求加装污油、污水收集设备,运河沿线码头配套建设污油、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海事部门加大对来往船只的监督检查,船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此,船户小苑说:“我们这两套收集设备的改造,得到了1万多元政府补贴。政府这么大力度抓环保,再向大运河里乱排乱倒可真是太不像话了。”
地处鲁南的台儿庄古城,利用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等水工遗存以及水街水巷历史肌理,重建北方水城,走文化旅游业发展之路。如今,“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昔日繁华已在这座曾经的大运河水旱大码头上重现端倪。古城周围民宿已发展到1.5万个床位,2018年迎来游客600万人次。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高高矗立的燃灯佛舍利塔,曾见证北京通州当年舟楫往来的繁盛景象,如今与毗邻的3座庙宇一起正被打造为运河文化景区;同时,京杭大运河通州至天津段也将很快再次通航,北运河水上观光旅游有望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
自古就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神”美誉的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中国漕运博物馆、清江浦记忆馆、皇家敕建名人馆等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通过制作清口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3D动漫,实施惠济祠沙盘复原等系列解读工程,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此外,该市还积极挖据整理大运河史料,组织编写了《里运河名胜》《淮安运河故事》《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集》等系列从书。
在浙江杭州,大运河拱宸桥畔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中外游客的必游之地,产城融合的沿大运河景观带年接待规模达1200万人次,大运河已成为继西湖、西溪之后杭州又一张闪亮的旅游金名片。城南的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江河汇流区应运而生,一座近百万平方米的江河汇综合体正在崛起,大运河和钱塘江正“手挽手”助力杭州“拥江发展”。
出于对大运河文化的热爱,杭州诗人小舒于2012年9月发起了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倡导通过诗歌去保护、宣传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诗歌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诗人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汇成了一股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民间力量。小舒说:“大运河一定是一条审美的河,举办诗歌节,就是希望为她提供更多的文化符号,让她真正成为诗的河流。”
相关推荐:
2019公务员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万题库估分 ※ 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