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食堂分别开设了“精准扶贫”定点窗口,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一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窗口”的运行进行了完善,梳理出了一套可复制的窗口运行机制,将精准扶贫窗口推广至全国高校。(7月16日央视网)
“农校对接”顾名思义,就是农产品与高校食堂直接对接。“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窗口”,通过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建立贫困地区农产品直供高校的销售渠道,解决贫困地区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形成精准扶贫产业链。这种产销直接对接模式,既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又可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纷纷开展“农校对接”项目,已从“试点”逐渐发展成为“推广”,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农校对接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农校对接牵涉各方利益,如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价格问题、数量问题,让农校双方都担心、抗拒、不接受,步履维艰。
之所以出现“农校对接叫好不叫座”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校对接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学校和农校的相关保障不到位,对参与农校对接的学校和相关农户、合作社,补助和优惠政策太少;另一方面,受市场环境影响,采购模式和供应模式的矛盾。高校食堂需求不稳定,影响农产品价格;采购时间限制,关乎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这些是农校对接“叫好不叫座”的直接原因。
农校对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物流模式、产品质量和系统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推广“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窗口”模式,实现农校双赢,需要政府、农、校三方共同努力,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助力精准扶贫。
“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窗口”旨在探索从“田头”到“餐桌”惠农惠校的直销模式,需要政府完善保障体系。以法律合约制约农校双方,规范供需双方行为;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保障双方利益;建立农校对接信息服务平台,让各供给方和需要方能够快速发布生产信息、需求信息;支持建立全程实施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性,也为高校的规模采购、阳光采购、安全采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农产品供应方,应该根据学校需要,积极发展订单式农业,以零散生产为主的贫困户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沟通,以适当方式直接进入高校后勤采购环节,减少流通环节,向高校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产品,进而提高贫困户收入。
高校应该建立畅通的采购渠道,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与贫困农户对接,优先支持贫困农户供货, 选择性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让贫困户的高质量农产品真正意义上送进高校食堂,使农校对接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政策,从而实现“农校对接叫好又叫座”。
文/田影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