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河北女孩王心仪707分考进北大,家庭贫困的她写文“感谢贫穷”》的故事刷爆朋友圈,引起无数网友关注。7月29日,王心仪回应“美好与光明虽会迟到,但终将到来!”(7月30日澎湃新闻 )
《感谢贫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贫穷农村家庭的境况。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本就贫困的家庭,超生的压力,疾病的开销,父亲打工维持生计的捉襟见肘,孩子在同学中显得寒碜而落伍的衣着等,几乎是贫穷农村家庭的“标配”。在这样的贫穷中,却有了一位“寒门出贵子”的高才生,令人羡慕,也令人敬仰。然而,她的成才真的是贫穷之功吗?笔者以为,非也!
如果将王心仪的成才之功归于贫穷,那么这样的定论一定是错误的。虽然贫穷让她有了零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贫穷让她坚信知识与教育的力量,贫穷也让她拥有了永不低头的气量,但是不可否认,她能考上北大与贫穷毫无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她有这样的智慧和信念,如果不是生在贫穷家庭,一定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但是,王心仪感谢贫穷。她的感谢,又让人无从辩驳。因为贫穷,确实给予了她比很多富裕家庭孩子更顽强的意志、更坚定的目标、更执着的信念。其实,《感谢贫穷》,真正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感谢不安于贫穷而奋发向上的精神。
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或许都知道,在一穷二白的状态下,很多人看不到希望,甚至自暴自弃。在苦难中浸泡太久,甚至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但是,王心仪没有。这是她与其他贫穷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她成功的不二法门。正如她所说:“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并尽力地拥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与阳光。”
尽力拥抱阳光的姿势,才是我们从《感谢贫穷》中应该汲取的养分。我们不是要向往贫穷,不是要所有人的生活回到贫穷的起点,也不是只有贫穷的孩子更有成功的力量。这篇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了在困难中坚持就有希望。“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因为仰望星空,因为拥抱阳光,我们才有向前奔跑的力量,才有用知识改变未来的希望。
《感谢贫穷》的作者王心仪,诗词大赛冠军雷海为,《卖米》的北大才女,考入清华的残疾青年魏祥等,他们都带给了我们真实的感动。贫穷不是他们人生的障碍,而是磨砺他们意志的考场。透过他们成才的事迹,看看我们的成长轨迹,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我们一定会对贫穷、对教育有更深切的理解。
感谢贫穷,感谢贫穷中不懈奋斗的自己。那种不安于贫穷,努力拥抱阳光的样子,真的很美,也很温暖。
文/胡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