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品牌去透支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最大的输家是品牌自身。对知名品牌而言,“大厦”建起来历尽了艰辛和努力,但“倾覆”可能很容易,“重建”则是难上加难。珍惜“羽毛”,才可能飞得更高、更远。
据央视11月27日报道,很多商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阳澄湖大闸蟹,有的一年卖了几十万件,但没有一件是真的。据知情人介绍,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网上店铺和当地实体水产市场上销售的均是外地大闸蟹,它们被运往阳澄湖过了一遍水后就成了“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久负盛名。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所谓“阳澄湖大闸蟹”总营销额约为300亿元,而去年真实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为1600吨左右,差不多只有3亿元销售额,仅占市场销量的1%。市面上有多少“阳澄湖大闸蟹”是冒牌货不言自明。
事实上,这种外地大闸蟹到阳澄湖“过水”的做法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成气候”的背后有环环相扣的原因,一是利益驱动——真的阳澄湖大闸蟹有限,在供需矛盾下,周边各水产区螃蟹都来贴“阳澄湖”的牌子,牟取利润;二是约束机制形同虚设——阳澄湖大闸蟹必须按规定加装“蟹扣”防伪标识,然而市场上诸多“外形相似,没有真正防伪标”的假蟹扣大行其道,不仅失去了“证明”的意义,还可能形成反向激励;三是相关监管部门“踢皮球”——阳澄湖相关部门表示某些店应归其注册所在地管辖,而后者认为应去找供货上家所在地相关部门……
阳澄湖大闸蟹是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的名片,不论是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及品牌商,还是当地有关部门,都应该悉心呵护这个用口碑堆积起来的品牌。然而,在此番事件中,从一些线下的水产市场到线上的网店,售卖的多为假的阳澄湖大闸蟹,还充斥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现象——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甚至形成产业链的侵权,当地养殖户、品牌商以及有关部门似乎不以为意、无所作为,实在匪夷所思。
外地螃蟹贴上“阳澄湖”的牌,从品牌维护和长远利益看,这么做其实是在吃“子孙饭”——品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肆无忌惮地去透支,轰然倒塌只是时间问题。维护品牌和扩大市场,要做的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对量的需求,更应是对质的把关,珍视这块金字招牌。
只看眼前利益,不注重品牌保护和用户体验,再硬的牌子也经不住同业竞争和自我消耗,有时还可能引发破窗效应。比如,一些企业把外地大米拉到五常,换个包装就当成“五常米”对外销售获取暴利,尽管五常市建立了相关保卫机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要挽回“五常米”的口碑和形象着实不易;某国外知名品牌在一款手机出现“爆炸门”后明确表示不召回中国市场相关产品,随后其在我国市场份额遭断崖式下跌;最近,某意大利品牌因辱华言论而在中国市场遭遇寒冬。这些都是明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极有可能断送自己的好前程。某种意义上说,利用品牌价值,其实是一项风险投资——保值、增值还是透支价值,有时几乎是一念之间的事情。用品牌去透支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最大的输家是品牌自身。对知名品牌而言,“大厦”建起来历尽了艰辛和努力,但“倾覆”可能很容易,“重建”则是难上加难。珍惜“羽毛”,才可能飞得更高、更远。
吴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