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北电力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会长 王蔷蔷
1835年8月,中学毕业的马克思撰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在思考自身生命轨迹甚至人类前途时,作出的一次重要价值抉择与时代省思。他慷慨激昂地向世人宣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在这简短的文字中,马克思的择业观可见一斑,那就是从事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甘愿为之贡献一生。当代中国青年也正处在和马克思当年一样的年龄阶段,也正面临着类似的人生抉择。那么,以何种价值观念规划我们的人生,以何种实践路径继承马克思留下的精神遗产,便成为我们青年必须回应的问题。
投身国家的未来发展 实现自我与社会统一
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人无完人,这里所谓的“完美”,实际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人所达到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状态,而这种状态得以实现的前提,应当是每个人积极主动地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工作”。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每个人都逐步融入分工和交换的体系,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求。所以,社会中个体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错综复杂;社会的命运前途和个人的命运前途,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息息相关。
对于个人而言,只有整个社会的力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利益和诉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对于社会而言,只有每个人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整个社会才能欣欣向荣。
当今时代,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自身优越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当代中国青年应当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推动自身和整个国家的前进与变革。
理解时代的新特征 把握时代的新需要
理解时代新特征,把握时代新需要,是每个中国青年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思想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中国的时代特征,就是新时代视域下,我国社会的新发展与新变革;当今中国的时代需要,就是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中超越社会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正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信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正是万众一心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鼓舞着中国人民。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生机勃勃的,并必将继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面对这样的时代趋势,我们青年在进行未来人生的规划时,应当具备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正确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远大志向,矢志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建功立业。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青年学子分享读书心得时说,“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确,只有通过实践,理论学说的真理性才能得到有效检验;只有通过实践,理想信念才能在土地上生根发芽。我们青年在树立崇高理想的同时,更应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自己的志趣抱负。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正确的认识必然要以实践为基础。彻底脱离了实践的认识,只能成为主观的臆造,成为象牙塔里抽象空洞的概念体系。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意义,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篇章中指出,要想理解中国问题,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民族的经验教训,而应当深入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去。实际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产物。
实践也是锻造自我、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在梁家河度过了他人生中充实忙碌的7年。在这7年间,他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在艰苦的实践奋斗中,深刻理解了广大群众的所想所需,积极为乡亲们造福祉,坚定了终生为民谋福的初心。我们当代青年,应该踏实自省,认真学习总书记这种艰苦朴素、积极奋进的实践情怀,把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同人民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共建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在各自的实践领域中,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