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文化创造创新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以“能工巧匠”入题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大国工匠》《留住手艺》等,让越来越多的“匠人匠心”受到观众喜爱。这些作品展示出高超的职业技能、精致的劳动成果,让工匠精神一词的意义在人们心中变得愈发厚重。“匠人”备受关注的同时,电视节目的创作也同样受到“匠心”的感染,呈现出更好的立意、制作和品质。
电视屏幕上一度为人诟病的泛娱乐化、快餐化现象目前已得到根本扭转,锻造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一种宝贵的职业品质。那些坚守在劳动岗位上的能工巧匠在这个时代里显得弥足珍贵,他们的“匠心”通过电视传播被放大、被关注,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匠人入题的作品中人们熟知的“网红”。纪录片深入故宫这个隐秘空间,展现了一群文物修复师从容、优雅以及多年如一日的工作场景;《了不起的匠人》则对准不同领域的亚洲匠人,不仅谈人、谈技艺,还讲述背后的东方文化传承之道……这些作品,都让镜头置身时间的长河里,“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令人敬佩。
凭技艺说话,靠匠心传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如同故宫文物修复师一样的工匠,格物致知,在自己的劳动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以匠人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正是为这个时代奏响的一首首“工匠精神”的赞歌。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精湛的技艺,执着的“匠心”,为全社会带来新发展、新变化和新成就。
近日在广东卫视播出的《技行天下》第七季,又是一个鲜活的例证。节目将目光投向一座城市中不同行业的当代匠人,让广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故事得以鲜活、生动地呈现给全国观众,以这些劳动者为起点,节目在“大主题、小故事”的报道方式里勾勒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能源擎动》《信息密码》《寻味传说》《锦绣南粤》等10集内容,将人物命运与经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讲述在一座城市高速运转的背后,“技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线上是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故事,线下则是一个城市里多元的人才大军。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之下,《技行天下》还铺就了一条助推技能发展之路。节目为城市工匠们提供了一个技能展示平台,也打通了一条人才互通的渠道,在更多劳动者的心里播下成为“大国工匠”的希望火种。
同样站在城市视角讲述工匠精神的作品还有《北京大工匠》《了不起的成都工匠》《上海工匠》等。这些聚焦本土、放眼全国的电视节目都以细腻的电视画面和动人的真人真事见长,让全国观众见证了每一座城市里的一批批支撑着社会运转和人们美好生活的“能工巧匠”;正是有了那么多优秀的劳动者,共和国的辉煌大厦才得以建造、革新与发展。
在有如《技行天下》这样的优质电视节目的感召下,工匠精神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地扎根、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各个岗位上的技能人才,为时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他们在电视上的亮相,也为更多观众点燃了“技能”之光,让观众看到了支撑我们美好生活的那些“匠人匠心”。同样地,电视节目聚焦“匠人”,电视节目创作有“匠心”,这个时代的电视节目也在呼唤更多的“匠人匠心”。
何天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