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大电商平台发布了《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数字化成功激发了各省数字经济新能量,广东、浙江、江苏成为领先全国的数字消费三大省份,山西、湖南、河北则成为数字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三大省份。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广东的表现一点也不意外。过往排名且不说,只看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列出的榜单,就不难窥见我省数字经济实力。
数字经济大厦不是空中楼阁,背后需要坚实的地基、牢固的梁柱支撑。基础设施方面,我省的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均约占全国的13%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网络大省、信息通信产业大省;数字产业化方面,我省是电子信息制造大省,产业规模多年来处于领先水平,在发展云计算、大数据、4K电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均有上佳表现;产业数字化方面,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日益深化。医疗服务、教育、娱乐、餐饮、住宿、交通、物流、金融、零售、旅游等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位居前列。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得到数字化赋能,不但创造了经济增量,还促进了社会就业,方便了公众生活,增进了人民福祉。
当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共识。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我省数字经济的底子比较厚、腰身比较硬、步子比较稳,它是发展的基础,也是腾飞的保障。大体量要有大追求,数字经济大省之上,还有数字经济强省在等着我们。
把目光从经济数字上收回,放在数字经济发展问题上,不难发现,我省数字经济要继续保持优势,还要再加一把劲,宏观与微观领域同关注、存量与增量改革齐着力。宏观上,要加强市场培育和制度保障,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如先行探索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立法研究,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大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流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定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的相关制度,健全市场发展机制,引导数据有序流通,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微观上,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打通关节、疏通渠道。比如产业数字化,由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跨界较大,双方能力不同、“语言不通”,一些企业存在“不会数字化、不敢数字化、不想数字化”等现象,融合发展困难重重,需要外界予以关注,打通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再如数字化自主可控技术,要突破受制于人的局面,就要通过实施重大专项攻关,依托龙头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技术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数字经济来说,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更加显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急需既懂大数据分析技术又懂相关业务知识、既有互联网思维又理解制造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而我省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较为突出,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比如全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职位招聘,我省占比偏小,与数字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在增加人才政策的灵活性,加大激励力度,以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尽快扭转人才不足的局面。
高点起步、高位提速、高端冲刺,我省发展数字经济要有大志向、大手笔、大作为。
练洪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