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5 页:多项选择题 |
第 6 页:简答题、辨析题、法条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
第 7 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40分)
1.我国于1997年修订的《刑法》的生效方式是()。
A.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B.公布之13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
C.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定原则,——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和承担的——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但必须是()。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予以处罚的
4.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5.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6.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
C.特定犯罪时间、地点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7.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不负刑事责任
8.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法律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9.甲与乙素有仇怨,一日,两人在市场相遇。乙故意拦住甲,百般辱骂,甲挥舞拳头作势欲打乙。乙拿起旁边卖肉摊上的一把屠刀将甲杀死。乙的行为属()。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10.《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