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民政局获悉,12月26日,民政部将在本市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现场会,总结推广上海等地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运用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手段提升为民服务功能的做法和经验。据记者了解,本市村居委已全面接入网格综合化管理闭环; 打通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通道,目前全市社工平均年龄38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超8成,党员比例超3成,年平均薪酬8.7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2014年,本市就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年度1号课题,形成了“1+6”系列文件成果。两年来,本市相继出台《街道办事处条例》、《居委会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3部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上海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214个街镇(乡)建立了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已向4286个居委会、1588个村委会延伸,走通了发现、上报、派单、处置、监督、评价的“闭环”式工作流程。
职能方面,本市街道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按“6+2”模式精简内设机构,提升直接服务群众能力。
为打通传统居委工作人员的条线限制,本市推行了“全岗通”制度,实现居委会工作人员“一专多能、全岗都通”。这对加强队伍建设提出高要求。本市实行了居民区书记“事业岗位或事业待遇”; 待遇方面,以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为方向,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据市民政局透露,目前全市有社区工作者4.6万名,平均年龄38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2.5%,党员比例33%,年平均薪酬8.7万元。
此外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本市注重建立居村电子台账、建设社区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居委工作移动应用,社区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也可获得社工证书!
相关推荐: